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李群
榫卯结构的廊桥积木、水清墨韵文房套装、唐鸳鸯对鸟纹蜀锦杯、蜀锦熊猫框画……既创意又潮味,这几年的成都文创可圈可点,不仅有大批稳定的国内国际爱好者和消费者,还带动了成都文创之城的美誉蜚声中外。
成都,是一座充满创意和文化积淀的文创之城。这不仅与博大精深的天府文化有关,还与成都自古就是中外交流的枢纽、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有关,这让成都成为了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
开路先锋,世界文创名城崛起
成都平原自古以来就被誉为“天府之国”,是古蜀文明重要的发祥地,千年文脉的不断演进,文化之魂的不断发展,孕育出成都特质鲜明、独具魅力的天府文化。
这种独特,体现在文化创意产业上,就变成了多元、活力、开放、繁荣。
成都享有首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十大古都的美誉 图源:成都日报
2017年4月,成都首提建设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文创产业的地位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2018年9月,成都召开世界文化名城建设大会,进一步提出要用天府文化连接世界。而在成都打造世界文化名城的征程中,打造世界文创名城始终排在首位。
六年来,萃取天府文化精华,融合创意创新智慧,成都“创”出了一条与国内发达城市和国际交流交融的新路,文创产业已成为城市新兴支柱产业。
2022年,成都进一步发布《成都市“十四五”世界文创名城建设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重点指出成都将以传媒影视、创意设计、现代时尚、音乐艺术、动漫游戏、会展广告等八大产业为发展重点,打造附加值高、原创性强、成长性好的现代文创产业体系。《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将达到3100亿元至3400亿元。
围绕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目标,坚持文创与城市经济融合发展,成都的顶层设计深谋远虑,让成都不断地迈进世界文创城市的雨林,稳居中国文创名城前位。
行稳致远,走出一条规模化扩张之路
最近,成都的文创行业非常繁忙,不仅要参加成都本地举行的2023世界文化名城全球大会,还要奔赴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参展文化产业博览会和招商引智推介活动。
仅在深圳举行的文创业(数字文创)建圈强链招商引智推介活动上,成都就成功吸引了粤港澳大湾区150多家文创企业的目光,实现了21个文创产业项目签约落地。这些项目的签约,也引出一道题:他们为什么选择成都?
成都文创企业参展第四届长三角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 图源:成都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中心
这些亮眼的数据背后,吸引众多国内国际机构企业落地的原因,其实是成都全力构建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体系、供给体系、市场体系,引领文化产业创新发展、优化文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释放文化市场主体活力,全面提升文化产业竞争新优势,从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可以看到,仅今年以来,成都文创产业聚焦高质量发展,大力实施产业“建圈强链”,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产业发展能级不断提升。上半年,全市规上文创企业达到3031家,较2022年第4季度增长248家,八大重点领域现有规上文创企业2844家,占比达93.83%。
不止于此,成都还接连举办首届金熊猫奖、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等重要会议活动,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搭建全球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平台。
官方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2年,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从1172.9亿元上升到2261.27亿元,产业总量翻番。今年1-9月,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1940.13亿元,同比增长16.72%,对城市经济的贡献率稳步提升。
跨界融合,促进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国家深入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快速发展,成为推动我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注入新动力。
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数字文创正在成为成都文创产业发展的一大“引擎”,层出的爆款作品就能证明:《哪吒之魔童降世》《十万个冷笑话》《王者荣耀》等一批现象级文创IP相继涌现;全国首个沉浸式实景文娱IP生产基地(环球魔力)落地;《银河帝国》《万国觉醒》等一批出海数字文创产品屡创佳绩……
今年以来,成都还瞄准数字文创等重点领域,新招引一批重点项目,推动多个文创产业项目加快建设。推进国内和国际的电竞研发运营机构落户,鼓励本土企业与外来优势企业进行有效对接,吸引到一批世界顶级的电竞职业赛事“落子”成都。
实际上,成都的文化产业不仅以“产业之兴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更能以“文化之繁荣”凝聚起文化自信的强大精神力量。
市民游客乘坐锦江游船 图源:成都日报
而成都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也正在扮靓每个人的生活。欣欣向“蓉”的文化产业,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这或许也是成都最大的“收获”。
今天的成都,词韵清雅的诗歌,古色古香的川剧、风格多样的音乐正在加快融合,通过各种审美形式创新载体,为城市文化注入鲜活生动的新生命力。
成都铁像寺中一家茶铺的楹联写着:自强不息、乐观豁达、开放包容。这也生动诠释了千年来沉淀于这座城市中的人文精神气质,这种气质来源于成都的文化基因,植根于它数千年来的发展变迁、文化融合。
我们深深地相信,唯有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持续激发创新创造潜能,点燃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才能使文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相得益彰。在这些方面,成都文产经济正在做强并实现多赢的局面。(李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