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谢伟峰
一场大运会,让成都收获了丰富的办赛经验,还赚足了国际社会的关注。进入后大运时期,成都锚定世界赛事名城的目标越发清晰,对城市新一轮综合发展与国际影响力的“趁热打铁”也正当其时。12月4日至10日,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在成都市武侯区举办,且成都市武侯区将连续五年承办该赛事。
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后,落户成都的又一项国际赛事。连续五年承接国际顶级赛事,成都武侯区凭借的是成都加快打造世界赛事名城所赋予的硬件底气和信心。
站上世界运动舞台的成都,不仅以专业的办赛水准和优质的赛事服务赢得广泛认可,同时也为成都持续擦亮世界赛事名城IP和赛事营城带来了新的机遇。
进入新时代,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开始意识到体育赛事对于城市现代化发展以及推动相关赛事、文旅等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包括杭州、深圳、哈尔滨等城市,都提出了具体的规划目标。
成都也做出了诸多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比如宣布将着力打造“两都四中心一极”的世界赛事名城体系,成为这条新赛道上颇为引人注目的“选手”——从成都大运会到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皆是重要的付诸。
体育赛事看似是关乎竞技的,但却是一座城市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关键一跃”。这一点,巴塞罗那、洛杉矶以及北京等体育名城可以印证。
然而,体育与城市的联袂,也需要某种际遇,当成都大运会向世界展示蓉城魅力之时,成都这座进击中的世界赛事名城,也得以“乘势而上”——成都依托城市公园、天府绿道、社区“金角银边”、桥下空间等各类场地,已建成体育场地设施总量达6.41万个,建成5000多公里天府绿道,植入体育设施1700多处。
有了基础的体育设施为支撑,成都的体育产业迎来新的发展风口。自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体育消费便成为成都撬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从全国来看,成都人均体育消费水平在深圳、苏州、青岛等40个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中处于较高水平。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倍增器”的效果,从成都体育产业这两年的迅猛发展就能窥见一斑。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成都市体育消费总规模达到578.6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突破2700元,较2021年同期增长8.4%;成都体育产业总产值达1005亿元,是10年前的约6.3倍。
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从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落地成都武侯,再到正在全力筹备的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成都积极对接国际体育组织和全国单项体育协会,举办ATP250成都公开赛、世界体育舞蹈节、铁人三项世界杯、国际网联世界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等多项国际赛事,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国际化体育赛事IP深入人心。
近年来,成都把握住每一次世界重大赛事的机遇,通过统筹推进办赛、营城、兴业、惠民,在增强城市影响力、带动城市消费及产业发展的同时,也提高了居民文化体育生活水平。自成都大运会筹办以来,大运场馆累计开放近8万小时,服务超过510万人次,举办各类赛事730项,广大市民充分共享大运成果、共享办赛实惠。
一次世界杯,看见一座现代之城的崛起。据不完全统计,成都参加乒乓球运动的市民超过300万人,国际乒联混合团体世界杯的举办,将推动更多蓉城人挥舞球拍、挥洒汗水。当全民健身成为一种风尚,世界赛事名城的建设,就有了更加夯实的基础。(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