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北京大视听”作为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推进,已经成为行业精品创作响当当的品牌,涌现出的一批作品个个是精品,部部皆出彩。
精品创作成为当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的价值追求,“精”字当头,包括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这一定是创作者笃定恒心、下苦功夫、倾注心血打磨出来的,是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精耕细作的结果,也是文艺创作者孜孜以求的价值体现。
“北京大视听”硕果累累
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显著提升
北京市广电局首推“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机制以来,视听文艺各类型全面繁荣、持续领跑,成绩丰硕,成效显著,产生了良好的行业反响与社会影响,知名度、美誉度、关注度显著提升。
电视剧方面,2023全年备案135部、发行28部,《鲲鹏击浪》等25部京产剧在央视、各大卫视及重点平台首播,其中9部在央视黄金档播出,数量全国第一。《欢迎来到麦乐村》被坦桑尼亚总统授予“促进中坦友谊特别贡献奖”,并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民心相通专题论坛上作为唯一电视剧进行成果发布。
广播电视节目方面,《博物馆之城(第二季)》等作品广获好评,8部作品获中国广播电视大奖年度广播电视节目奖,7部获第33届中国新闻奖,3部作品及2名个人入选2022年度全国广播电视新闻“百佳”。纪录片层面,《从开城到板门店》《一路百年》等作品开拓新视角新表达。此外,动画片精品涌现,《无敌鹿战队(第三季)》等持续引领少儿向上向善。网络视听精品化步伐更加坚实,《浴血无名·奔袭》《登场了!北京中轴线》等网络文艺作品收获良好口碑,其“首亮微光”扶持首批20个优秀项目落地推进标志着北京网络微短剧迈入规范化精品化轨道。
精品迭出,文艺创作气象为之一新的背后,彰显着“北京大视听”在推进过程中,始终心系时代,自觉观照当下人们的价值理念和审美观念,在“北京大视听”行业一盘棋的创作格局下,激励着首都文艺创作者用心创作,不断打磨精品。
首先,深化“北京大视听”机制引领,在每个环节都不遗余力,完善“北京大视听”工作机制,调整优化备案、立项、审核审查、播出调控等管理政策,提升内容审核效率,建立完善主体培育、创作规划、分类管理、扶持激励等系列政策机制,打好服务组合拳,营造良好创作生态。
其次,深植时代,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落实“新时代新北京”创作计划,加大现实题材、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创作力度,聚焦重大主题和重要节点,提前策划挖掘储备一批优质项目,形成有序衔接、滚动实施、压茬推进的创作格局,优化重点项目创作,统筹重大题材和多样化题材创作,推动各个领域涌现破圈之作。
第三,强化基金和平台活动效能,发挥北京广播电视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引领示范作用,加强各级各类资金优化整合,形成央地区三级协同,内容、技术、国际传播等有效衔接的扶持合力。
奋力攀登视听文艺精品创作新高峰
“北京大视听”凝心聚力推精品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今年“北京大视听”将继续主打服务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新时代首都发展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推动首都视听文艺百花齐放、全面繁荣。锚定“五个一工程”“飞天”“星光”等重要奖项,提前策划挖掘储备一批优质项目。
比如当好重点题材“排头兵”,着力抓好电视剧《伟大的长征》《大海道》《曙光》、电视纪录片《何香凝》等项目。其他题材方面,要加强主动策划,推动各个领域都涌现至少一部破圈之作和一批优秀作品,重点抓好电视剧《风禾尽起张居正》、广播电视节目《博物馆之城(第三季)》、网络剧《我的阿勒泰》、网络电影《奇奇》以及大运河题材网络视听节目等重点作品。以“首亮微光”和“跟着微短剧去旅行”计划为抓手,推动网络微短剧向主流化、高品质、多元化发展。进一步优化资金扶持机制,办好中国·北京电视剧盛典、中国(北京)动画周、北京网络视听艺术大会等系列标杆活动和首届北京市广播影视春燕奖,打造具有权威影响力的活动矩阵。
总体来看,当下的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创作加快向精品化进阶,题材、内容、形式、传播等维度都有创新,价值、品质、质感上追求更高,艺术语言更加丰富,思想内涵更加充盈。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过程中,“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机制正在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新的一年,“北京大视听”将继续用心用功用情打造更多的新时代扛鼎之作、史诗之作和传世之作,更好地为时代留下更多难忘的文艺精品,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恢宏气象。(朝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