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从“高冷”到“标配”,为何文创成顶流
首页> 专题频道> “千万工程”新画卷 > 正文

从“高冷”到“标配”,为何文创成顶流

来源:光明网2025-01-27 09:42

  近些年文博产业蓬勃发展,市场对文创产品的质量和创新性提出了更高的需求,青年从业者探索出新的设计原则,回应了这一要求。

  “在设计这个文创产品的过程中,我多次采风深入了解我们五千多年的文明,让我对我们中华文明更加自信”。中国社科院文化创意发展促进中心的设计师杨璐璐深有感触。

  以“葵花形云龙纹铜镜”的为例,这款产品的原型来自同名的唐代文物,杨璐璐在设计过程中去博物馆选择原型采样,拍照,按照原型勾画绘制成线稿,再根据年轻人的喜好选择合适的颜色,使古老的文物变得贴近年轻人,成为不少年轻人包里的“标配”,同样也吸引更多人去接触文物和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作为一个从业者,杨璐璐自己也因在设计中了解了更多龙的细节和龙演变的过程,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自信。

  中国社科院文化发展促进中心的设计师们,针对以前文创产品形式雷同,缺乏实用性的痛点,提出新的文创开发应该注重产品的实用性,增强对消费者的吸引力。在开发过程中,设计师进行了史料学习、原型采样、勾线描摹等工作,最后交给厂家定型生产,推出更加贴近年轻人需求的新型文创产品,自己也在工作中增进了对历史、文物的认识。通过文创开发,文物走进了百姓的日常生活,活了起来,不再只是冷冰冰摆放在博物馆中,无论是消费者,还是从业者,都加深了对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了解,增强了文化自信。(光明网记者王恩慧 董腾飞)

 

[ 责编:杨帆 ]
阅读剩余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