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本文来自《北京日报》报道。
优化营商环境、扶持精品创作、加强人才培养,近年来北京市广电局通过一揽子举措提供政策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北京文化IP标杆性项目,助力文化科技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记者连日来采访了黑弓文化、点众科技、中影年年等知名文化科技企业,受访企业纷纷表示, 北京的政策扶持有力度更有温度,小到剧本修改建议,大到项目审批备案,都有24小时专人对接,精准高效全程护航,政府服务的“加速度”“超暖心”让企业更有信心“扎根北京,创新发展”。
01
服务为先优化营商环境
去年12月,首部接诉即办主题微短剧《西城无小事》上线播出,作品细腻入微地描绘了一位青年在社区服务的火热熔炉中百炼成钢的故事,全网播放量达 3.1亿,并入选国家广电总局2025年微短剧春节档推荐片单。这部微短剧是由北京点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制,该公司是微短剧领域的头部企业。点众科技组织创作的另一部微短剧 《这世间如你所愿》以穿越时空的力量,让当代年轻观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先烈的伟大,全网播放量 1.6亿,入选2024网络视听精品节目。
点众科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精品微短剧项目从剧本创作到后期制作均得到了北京市广电局专家的专业指导。考虑到微短剧短平快的特点,北京市广电局专门成立了 “微短剧专班”,为精品微短剧内容提供专业指导和加速审核。点众科技创作的《我在宋庄》《我在王者当大侠》《除夕闯进我家门》等精品微短剧项目都是在北京市广电局的指导和支持下,快速审核上线。
北京黑弓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专注科技美学领域十余年,是国内一流的跨媒体创意机构,今年公司有望在北京落地多个重量级项目,包括居庸关长城沉浸式夜游项目、前门的中轴线沉浸体验和城市更新项目等。公司创始人王志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项目启动之初,北京市广电局就建立了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全程跟踪,及时帮助对接相关部门支持项目成长,提供个性化的支撑服务。
王志鸥特别提到,北京市广电局打造了“广纳贤电小二”营商环境服务品牌,推出了《视听企业全发展周期十大服务行动方案》,为文化科技企业提供从初创到成熟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能得到精准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对接。 “从政策到资金再到相关落地的服务,北京市广电局的团队全流程和我们面对面的交流,让我们感到非常暖心。而且政府部门的支持不仅仅是资金和政策上的扶持,更是在创新环境、资源对接、市场拓展等方面提供的全方位助力。”王志鸥说。
02
“北京大视听”赋能精品创作
近年来,北京市广电局建立了“北京大视听”精品创作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全类别文艺作品的选题策划、创作生产、宣传推介,大力提升精品创作生产效能。北京市广电局还出台了 《关于推动北京动漫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北京动漫30条),逐渐释放政策影响,有力推动了中国动画先进技术应用及动画电影的工业化进程。
中影年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出品的古风类型网络动画片《少年歌行》自推出以来,凭借精美的制作、紧凑的剧情和丰富的角色塑造赢得了市场认可。截至目前,该系列作品已在全网获得超过 70亿的点击量。中影年年副总经理鲁明星表示,作为企业的明星IP,《少年歌行》系列不仅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还获得了“原动力”“网络视听发展基金”“北京大视听”“青春中国梦”等项目的支持和推广。她介绍说, 北京市广电局为企业提供了定制化政策扶持,“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等方式确保企业能够享受到精准的政策支持。作为视听行业的重点企业,中影年年通过“一网通办”平台,可以在线上完成一系列繁琐的业务办理流程, 同时北京市广电局还提供“一对一”企业问题回访服务,根据企业填写的需求和问题及时回访。
北京市广电局高度重视对行业的引导和扶持。去年,北京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广播电视精品创作大会,吸引全国 1000多家业界机构、5000多名行业代表深度参与,激活创新动能,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此外,北京动画周、中国广电媒体融合发展大会、北京国际视听大会等行业盛会,通过政策发布、行业分析、案例共享等有效方式,破除行业信息壁垒,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统筹各方力量共谋行业发展。
点众科技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广电局积极帮助企业进行政企合作对接,组织属地公司开展“短剧游北京”创作计划,与各区从内容创作、人才培养、资源整合等方面开展合作,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在北京市广电局的引导下,点众科技和北京市石景山区、怀柔区、通州区签订战略合作,点众科技为石景山区定制的 《京西回响》《如果AI》、为通州区定制的《我在宋庄》等文旅微短剧,以及多部精品项目等均得到了基金扶持。
03
求贤若渴打造人才高地
在文化科技融合的发展过程中,人才无疑是最核心的推动力,在人才培养方面,北京市广电局通过实施“北京大视听人才行动计划(2023年-2025年)”,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的大视听人才队伍。该计划包括人才品牌建设、重点领域人才培养及优化人才生态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内容。
让王志鸥感到欣喜的是,去年北京市广电局打造了首届北京大视听“京琅琊”人才项目,他本人也是“京琅琊”领军人才之一。该项目以“琅琊”命名,蕴含了“如玉而精,求贤若渴”的深厚寓意。在王志鸥看来, 在“京琅琊”的感召下,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聚集北京,共同推动首都成为全国视听人才的集聚高地,也将持续为文化科技和视听行业发展注入更多可能和活力。
鲁明星介绍说,中影年年作为行业内的知名企业,相继参与了“京琅琊人才”“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行业领军人才评选”“‘京琅琊’视听人才学院”“精品创作大会”“艺术大会”等 行业相关人才培训、交流活动,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北京的政策不仅有力度,更有温度。让我们更有信心扎根北京,创新发展。”王志鸥表示,众多企业选择北京,在于这里所营造的开放包容、创新活跃的文化科技生态环境,北京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文化科技企业的理想发展沃土,无数富有创意和前瞻性的文化项目得以在这里落地生根、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