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港,千年的城,千年的泉州
对太多人而言,它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也是一座神秘的宝藏。泉州缘何如此之“神”?泉州之“神”,神的是山川江海的自然禀赋,神的是古往今来的奋斗人间。[详情]
这里是泉州!看世遗古城的传统文化之美
花开四季簪、魅力“中国白”、袅袅海丝“香”、古厝砌红砖……一组精美海报带你领略泉州的传统文化之美,共同探寻这座城市的独特韵味。[详情]
  • 会讲故事、能对话的那些“石书”
    讲述人: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人 何春燕

      登临九日山,我们能看到泉州湾进入晋江后,江面如何由宽变窄;能欣赏江岸两侧九日山、金鸡山夹峙之景;更能观摩山中的石刻,在品读文字过程中,穿透历史的重重帷幕,探访古泉州的故事。

      宋代,官方于泉州设市舶司,由官方主导的航海祈风仪式,后来被列入国家祭典,定期举行。九日山上的祈风石刻,记载了当年官方盛典的场景,这是世界仅存的为往来商舶祈求顺风与平安的文字记录。

      “淳熙元年……祈风于延福寺通远王祠下。”这是位于西峰石刻群中西南面中层的一方,记载的是1174年,泉州市舶司虞仲房率领朱彦钦等幕僚到延福寺侧的通远王祠举行祈风典礼的事件,虽然字数不多,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一应俱全,不仅是全山现存最早的祈风石刻,也是珍贵的书法艺术资料。

      如今,巍然屹立在九日山上的一方方石刻,成为了解当年盛况的“石书”。人们热爱石刻、守护石刻,越来越多当地村民加入守护文化遗产的志愿者队伍,大家制定村民公约,保护九日山文化遗产,参与祈风仪典仿古表演,用心守护着文化遗产,它也吸引来自世界的目光。

      人们在一次次寻访中,与历史人物不断对话。很多时候感觉似与古人“同频共振”,我想,这是它带给我们的感动与独特回忆,也是闽南人特有的精神寄托。

  •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蒋钦全

      关于闽南传统民居建筑的特点,曾经有人总结为“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这样的传统红砖建筑,历史可以追溯到我国的唐五代时期,后来逐渐成为遍布泉州城乡的民居建筑样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的真实见证。对于民间工艺的传承,“非遗人”的坚守固然重要,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尤为可贵,与时俱进地开发和创新才能让民间工艺获得新生和发展。

      可喜的是,现代科技已经成为我们传承和保护非遗中的重要手段。我们在讲解榫卯结构时,会利用3D打印技术打印斗栱构件,让学生去拼装和了解。在营造实践中,我们也采用了钢结构加固技术,以及将传统火烧窑改用天然气或电烧技术。此外,数字技术还可以将非遗永久记录下来,可以帮助非遗融入到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近年来,愿意从事古建筑技能学习的学徒数量越来越少。我希望进一步做大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习所和研习基地,打造闽南建筑技艺及文化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的教学研究平台,加大闽南建筑营造技术人才的培养力度,重点提高建筑学徒的专业素养;同时,鼓励通过闽南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比武等活动,形成研究创新、学习进步的良好竞争机制。

      作为传承和弘扬非遗的重要力量,年轻一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他们在非遗中既是传承者,也是创新者,能够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和时代内涵。我建议,年轻人不仅要学习和研究非遗知识来增强专业素养,更要注重参与非遗项目实践来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为未来的非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 传承南音,传承家国情思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音)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连法

      南音婉转悠扬,搭配红砖白石的建筑、色彩斑斓的服饰,我们的南音公益演出场景,往往极具闽南独特的韵味。这几年来,我坚持几乎每天都要举行公益演出,已经举办了2000多场,很多观众都是慕名而来欣赏南音的。

      在演出时,我演奏的是洞箫。洞箫被称为南音中的“传心之器”,它柔和优美的音色,最能融入演唱者的歌声里。而南音的演绎有两大难点,一是要求演奏者在表演时不看曲谱,必须将曲目烂熟于心,另一个是,很多技法都依靠“口传心授”去领悟,要练好气息强弱的控制。

      每当看见认真学习南音的孩子,我总是能回忆起自己学南音的经历,这也是我坚持做公益演出的一种动力。从小的耳濡目染,让我对南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从父辈传承的南音技艺,现在也传承给了下一代,我的女儿也已经能参加南音表演了!

      这些年我一直在研究,如何在南音演出中加入更多的特色元素。比如,南音节目经常要搭配惠安女服饰来表演,才更能体现传统韵味。惠安女服饰是泉州惠安的民俗,服装的创意历经千年变化发展仍然独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色彩感染力。

      南音生南国,曲曲寄深情。南音经常抒发乡人思亲、游子怀乡的真挚情怀,那如怨如慕、如丝如缕的声音,一阵阵沁入人们的心田,受到泉州本地居民乃至海外侨胞的喜爱。所以,南音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情感纽带,很多侨民后代都会进行南音交流,以此加强对故乡和祖先的认识。

  • 以木为纸,书写惠安木雕新精彩
    讲述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泉州木雕)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郑国明

      源于中原文化雕梁画栋的惠安木雕,融合了福建闽南地区的风俗习惯,具有粗犷、古朴、醇厚的特点,是南派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2007年,“惠安木雕”被列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惠安是雕艺之乡。几十年来,我不断钻研工艺美术专业理论,研究寺庙古建筑、古今人物、飞禽走兽等雕刻题材,在天然根包石雕、浮雕、民间与现代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探索。我认为,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对木雕进行创新,可以让这项古老的技艺焕发新光彩。

      桃园三结义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片段,相关雕刻题材业界有不少,如何将这个题材进行创新制作?我多次翻阅原著,认为三结义的要义在于同心,同心齐力,利可断金,结义只是一种表达形式,所以表现的重点就放在了同心。最终,用黑檀木精雕,雕刻出了作品《同心酒》。

      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遗保护传承传播,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多年来,我也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先后培养了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0多人、1000多技术工人。

      完成一件惠安木雕作品需经过凿粗坯、掘细坯、修光、打磨、刻毛发纹饰、着色上光、配置底座等七道工序。我们要以刀为笔,以木为纸,无数次敲击打磨,正让惠安木雕融入“海丝”文化浪潮,焕发更为璀璨的光芒。

  • 创新发展,让花灯非遗绽放光彩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灯彩-泉州花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晓萍

      泉州花灯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元,流传至今。它集绘画、书法、刀刻、糊裱、彩扎于一身,以其千姿百态的造型和纷繁夺目的色彩,加之五彩斑斓的灯光,构成绚丽多姿的艺术效果,2006年入选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闽南语中的“灯”和“丁”同音。花灯有祈求人丁兴旺,迎接光明之意,所以闽南人将提灯、闹灯视为人丁兴旺的佳兆。所以闽南人对花灯也是非常喜爱的,由此也催生了大量的花灯师傅。

      泉州花灯从古代中原地区传至闽南,久而久之形成了闽南特色。泉州花灯的表现内容,以山水风景、历史人物、飞禽走兽、亭台楼阁为主。花灯制作从设计造型、制作骨架、装灯到裱糊,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一盏普通的花灯制作至少要花上一周时间,精品花灯的制作更要翻倍。

      花灯承载着人们美好的愿望。要让花灯绽放蓬勃的生命力和不衰的魅力,就必须在创新发展中不断传承泉州花灯艺术。如今,我们积极在泉州花灯上融入现代元素。比如说,古代的花灯主要是用蜡烛点亮,如今在制作花灯的过程中,也采用了声光电等技术。

      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好、传承好文化遗产,对于赓续历史文脉具有重要意义。我还曾受邀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等地进行了多次展出,每次带着花灯到国外进行展览,都会吸引很多当地的居民前来围观体验,这也更坚定了我借助泉州花灯,来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心。

  • “中国白”是非常合适的“海丝”语言
    讲述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德化瓷烧制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陈明良

      薄如纸,白如雪,声如磬,温如玉,是德化白瓷的艺术特点。而与民间日用器型不同,传统德化窑手工工艺精细而复杂,要求极高。洗泥、拉坯、雕刻、烧造、上釉……一件瓷雕作品的问世需要十几道工序,疏忽一道工序,作品就报废了,每一步都不能松懈。

      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在香港,由我独立制作的一尊大型瓷雕“千手千眼观音”开始展出,在国内陶瓷界引起关注,我也在学习何朝宗风格流派基础上,追求创新多变,赋予作品新的内涵和艺术生命,并成功研制再现了“象牙白”“玉白”“猪油白”“葱根白”“孩儿红”等明代以来出现的釉色。

      “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白瓷就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出口商品,助推了泉州港的兴盛;而今,德化更是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作为中国向世界递出的一张文化名片,德化陶瓷天生就有“海丝”基因,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白”是非常合适的“海丝”语言。2017年9月,在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期间,我的作品《日光》被选为国礼赠送给与会嘉宾。2019年9月,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我还全程参与泉州“非遗”文化体验工作坊,走进非洲多个城市,推介多彩“非遗”。

      此外,我还前往泰国、法国、荷兰等多个国家举办作品展,推广中国德化白瓷。希望通过我的行动,将德化陶瓷带向世界的舞台,让世界共享“中国白”的魅力,为“一带一路”增光添彩。

  • 做文化遗产的亲历者和受益人
    讲述人:福建省泉州府文庙文物保护管理处主任、研究馆员 何振良

      马可·波罗笔下的“东方第一大港”远不止有“涨海声中万国商”的潮音。千百年来,福建泉州在重商的同时不忘尊儒崇文,行走其间,我们仍能感受到它“与天地参”的境界。

      位于泉州老城中轴线上的府文庙,是我国东南地区规制最完备、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庙建筑群,历史逾千年。其整体建筑规制之完整,可以说,是宋代以来中原文化和闽南古建筑的有机结合,也是中华儒学对外传播的重要中心和重要基地。

      2012年以来,我们以《泉州府文庙保护规划》为依据,全面开展了保护修缮、环境整治、展览展示等设计,坚持“最小干预”、洗尽铅尘、完美精湛的修缮工程,使泉州府文庙这座千年文脉再现风华。这其中,离不开法规构建、多方协作和共同努力,守护文化遗产也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在政策与法规的呵护下,从古城保护提升、加强制度保障、考古和历史文化研究、遗产展示和宣传推介等方面入手,包含泉州府文庙在内的泉州文化遗产的“根与魂”得以延续,历史风貌得以保持或恢复,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不仅被守护好,还再现光彩、造福于民。

      2021年7月25日,在第4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56处世界遗产。

      作为泉州府文庙的遗产守护人,十余年来,我有幸见证了它的复兴,二十年如一日地全程参与泉州系列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也让我见证了申遗的艰辛和不平凡。我相信,守护文化遗产需要锲而不舍、驰而不息,要做文化遗产的亲历者和受益人,共同续写海丝泉州的新篇章。

  • 千年福船借“海丝”再扬云帆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 杨良盾

      船是开拓海洋的重要载体,而福建的福船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上享誉世界的运载工具,凭借“水密隔舱”技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远洋木帆船的杰出代表。

      所谓“水密隔舱”,就是用隔舱板把船舱分为互不相通的舱区,舱数有13个的,也有8个的。这一结构不仅能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还增加了远航的安全性能,明朝郑和下西洋的“大宝船”、“泉州湾后渚港宋代海船”和“南海Ⅰ号”都是其典型代表。即便到了今天,集装箱船、航空母舰、“雪龙2”号等船体也依然在从福船制造技艺中汲取智慧。

      从造船木工到船模制作者,我已经和“船”打了四十多年的“交道”。2011年当选市级代表性传承人后,除了制作船模,我也开始了宣传推广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的传承之路。201968日,在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期间,我作为非遗传承人受邀参加活动,不仅带去了船模展示,还以主讲人的身份,在现场上了一堂手工体验课。

      希望以水密隔舱福船为载体,通过教学、研学等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推广这门传统技艺。

      与此同时,近年来,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多次带着福船模型去各地交流,甚至出国参加文化交流展示活动,让千年古船航行的更远,让世界看见中国手艺。这不,127日,我又受邀和其他非遗传承人一道,前往欧洲参加“中东欧欢乐春节”活动,开启新的“非遗海丝行”。

  • 来自宋代的“远洋货轮”“肚很胖”,有些技术至今仍在使用!
    “大家好,我是一艘来自宋代的海船。看见我,你是否想到700多年前,我乘风破浪,满载货物进行远洋贸易的场景。在我的身上,拥有着很多在当时遥遥领先的‘黑科技’。尤其是水密隔舱技术,提高了航行的安全性能,是我国在造船技术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这种技术,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船舶制造中。你说厉不厉害?”——来自宋代海船残体的自述
  • 这块石碑竟有“两幅面孔”?看看它说了啥……
    “我长着一张方正的脸,有着波浪一样的发型,带着汉字和古阿拉伯文两种文字,记载着一位级别较高的泉州永春县‘达鲁花赤’(即地方长官)的故事。对了,还有几方与我相似的石刻,或带有古阿拉伯文、波斯文等外语,或画着伊斯兰图案,甚至抄录有《古兰经》《圣训》章句,从宋元时期的泉州遗留下来,带领今天的人们探寻中国与阿拉伯世界的历史交往和多元共处。”——来自元伊斯兰教永春达鲁花赤墓碑石的自述
  • 祥云、莲花、羽翼……“混搭”元素讲述文化交融的故事
    “一位男性坐在云端,身披云肩,颈饰璎珞,背后两对羽翼饱满有力……听起来,这是从神话里走出的人物,而他也一直‘活’在我这块石刻上。祥云、莲花、羽翼,这些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元素,为什么会如此和谐地混搭在一起?别忘了,我的‘出生地’泉州,见证了‘海上丝绸之路’带来的文化繁盛与交融,也展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包容。”——来自元景教四翼天使石刻的自述
  • 这块石头讲述着一位意大利人在泉州的故事……
    “别看我是一块残缺的‘石头’,在我的身上,留存着意大利传教士安德烈·佩鲁贾在泉州生活的痕迹。要问安德烈·佩鲁贾是谁?那就不得不提他寄回故乡的一封信。他在信中描述了泉州的繁盛景象和他在泉州的工作成就。他的记述,让很多年前中外文化在泉州的荟萃,有了可信的资料。”——来自元天主教泉州主教安德烈石墓碑的自述
  • 它的出现,改变了“厦门自宋以上无可考”的情况……
    “上世纪七十年代,泉州东郊石井乡村民取土的时候,挖掘到一座唐墓,在墓内发现了我。在我的身上,记录了一位丈夫为亡妻撰写的墓志铭,也意外留下了一段关于早年厦门的珍贵资料。我的出现,让大家知道安史之乱时,厦门称‘新城’,改变了‘厦门自宋以上无可考’的情况。”——来自唐许氏故陈夫人墓志
  • 这座高贵典雅的印度神像怎么“来到”泉州?
    “我诞生于泉州,这里是中国目前唯一发现有印度教寺遗存的城市。我被雕刻成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湿奴。我的形象,保持着古典的高贵、静穆与均衡,面部综合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特征。当你看到我,是否会想到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国际范’,以及中印两国悠久的贸易往来与文化交流历史?”——来自元印度教吡湿奴石雕立像的自述
  • 快来看!宋元时期的“网红水壶”,长这样……
    “大家好,我叫宋元磁灶窑绿釉双龙抢珠纹军持。我们军持家族的记载,可追溯至晋,盛行于宋元,最早是僧尼随身的贮水器,用来饮用和净手。‘我有军持凭弟子’‘明月照我牗,独手携军持’这些诗句,说明我们在平常人家的日常生活也十分流行呐。我们曾漂洋过海,远销海外,是福建‘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的典型物证。”——来自宋元磁灶窑绿釉双龙抢珠纹军持的自述
  • “孔雀蓝”颜值惊艳,竟是“跨境电商”淘来的?
    “大家好,我是波斯孔雀蓝釉陶瓶。你看我的整体造型:敛口、丰肩、长鼓腹,体形硕大,状如竖立的橄榄,通体散发着碧蓝晶莹的光泽,集神秘高贵于一身……你可能也猜到了,我可不是本地人。我的故乡是西亚的波斯地区,借助海上丝绸之路,漂洋过海,来到了咱们福建,我可是中国与西亚地区人民友好往来的见证哦。”——来自波斯孔雀蓝釉陶瓶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