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正在阅读:【一线故事⑳】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首页> 专题频道> 国内专题> 奋斗者正青春> 一线故事 > 正文

【一线故事⑳】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来源:2022-08-09 08:20

  【奋斗者 正青春·一线故事

  6点起床,跑步、吃早饭,8点前到达办公室。改论文、与学生讨论科研和思想,和同行论证国家重大需求或对国计民生有价值的项目——马不停蹄,一直忙到晚上11点左右回家。这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潘时龙的“一日作息”。

  “青年科学家要勇于扎根基础研究,努力产出更多从‘0’到‘1’的成果。”潘时龙说,青年学者要时刻保持好奇心和自由探索的精神,善于从重大需求中提炼基础问题,让应用研究和基础研究相互促进。

【一线故事⑳】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时光倒转。2010年秋天,江南的风和煦温暖。一位儒雅的年轻人,背着双肩包,手提拉杆箱,大踏步走出南京禄口机场大门。半个多小时后,他踏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门。

  那一年,已从清华大学本硕博连读毕业,正在国外从事博士后研究的潘时龙敏锐地意识到,他研究的微波光子学可以构建先进的雷达系统,有望突破国外对中国的战略封锁。“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28岁的潘时龙提前完成博士后研究任务,毅然归国。

【一线故事⑳】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最初的想法是用一个全新的思路去做新型仪器,打破国外相关企业知识产权的壁垒。”潘时龙告诉记者。

  虽然当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验室条件还很简陋。由会议室改造的临时实验室,区区50万元科研经费……潘时龙仍怀着满腔热情,带领团队一头扎进了微波光子学的浩瀚海洋。

  科研经费捉襟见肘,为买实验仪器他能省则省。第一个光学平台,对方报价3万元,潘时龙不断砍价,“到最后,50元、50元地往下砍。”说到自己的“吝啬”和“精明”,潘时龙不禁笑了。

  2011年和2012年,潘时龙评上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和国家青年拔尖人才,获得科研经费100万元、240万元,他全部用于购置实验仪器。“有了仪器才能进行科学研究,才能培养学生。”潘时龙说。

  不到3年的时间,潘时龙带领团队提出全新的光矢量分析技术,成功研制出高性能仪器,分辨率相比国际最高性能商用仪表提升了数千倍。研制的仪器被认定为“2020年江苏省首台(套)重大装备”,通过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鉴定。

【一线故事⑳】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该项成果在国际上引发重大反响,被国际著名学者评价为“最有效方法”。基于该仪器,国内某重点单位成功解决了我国新型相控阵雷达所用的高精度光器件量产难题。依托该仪器,潘时龙带领团队成功突破了雷达领域宽带信号产生与实时处理的两大难题,研制出超高分辨率微波光子实时成像雷达,首次实现对小尺寸目标的实时高分辨成像。“原来在雷达屏上是一个点,现在能够看清它的轮廓,这样就可以更容易辨别出目标的种类和威胁程度。”有专家形象地说,“这个技术给雷达安上了‘智能眼’。”

  身为教师的潘时龙深知科技强国是一场接力跑,他坚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当好成就学生的“引领者”和“服务者”,把“1”变成“N”,把“我”变成“我们”。

  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潘时龙特别强调要“探索知识的边缘,再向前一步”。“只有具备了这样的科研精神,才能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潘时龙说。

  从想法开始,到论文结束,这是创新基础研究的通常程序。“如果能够结合更多最新进展,把研究成果再往前推一步,应该能给相关领域作出更大贡献。”潘时龙鼓励学生把相关系统做到了比现有水平提高好几百倍的成效。这篇文章最终发表于《自然·通讯》杂志。这位学生到国内一流的科技企业工作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特别强,已成为该企业微波光子技术方向的科研骨干。

【一线故事⑳】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我们团队有11位老师,52名学生。”潘时龙告诉记者。近年来,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投入不断加大,鼓励高校科研根据现有技术和方法提出新的概念和方向,探索和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这激发了团队更加活跃的创新思维。

  潘时龙培养的研究生,有3人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2人获“全国大学生就业创业年度新闻人物”等全国性或省部级荣誉称号;指导学生团队获“互联网+”“挑战杯”等顶级赛事全国最高奖项7次、IEEE MTT-S国际学生设计竞赛2次第一名。

  近3年来,潘时龙团队致力于把光在器件里面的传输时间测出来。“这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潘时龙说,“我们突破了一些原理性问题,目前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

  谈起科学家精神,潘时龙表示,科研从无坦途,青年科学家更需要通过静坐冷板凳产出真正的原创性成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一线故事⑳】潘时龙:从“0”到“1”的创新拼搏

《光明日报》( 2022年08月09日 01版)

  总策划:王慧敏

  总监制:赵建国

  统筹:毕玉才 杨谷 胡其峰

  监制:张宁 廖慧 方莉

  记者:苏雁

  编导:李方舟 董大正 白冰

  制作:董大正

  配音:白冰

[ 责编:董大正 ]
阅读剩余全文(

相关阅读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习近平会见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代理主席辛格

  • 习近平会见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巴赫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2023年,泰州市海陵区实施杂交水稻制种0.56万亩,预计可向市场提供水稻良种250余万斤。
2023-09-19 17:52
在侗族村寨中,向来有“有寨必有鼓楼,有河必有风雨桥”的说法。这种特色是侗族人民长期在山区生活的经验体现
2023-09-15 16:49
近年来,各地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修复,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随着湿地公园的建设,湿地环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保护,众多鸟类在此现身,栖息觅食、追逐嬉戏,成为湿地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2023-09-12 15:59
2023年8月30日清晨,在山东省荣成市桑沟湾海洋牧场周边的风力发电场,风力发电机映着朝霞、渔船、海洋牧场,源源不断输送绿色能源
2023-08-30 14:56
2023年8月23日,山东省荣成市海岸风景醉游人。
2023-08-25 15:39
近年来,江苏省海安高新区社区教育中心为丰富社区退休人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坚持从老年人的特点出发,以"欣赏—模拟—学创"的舞蹈课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应对老龄化的舞蹈教学,受到了退休人员的喜爱。
2023-08-24 16:28
2023年8月21日,重庆市梁平区屏锦镇万年社区,错落有致的村庄、金色的稻田、蜿蜒的乡村道路相映成景,勾勒出一幅乡村美丽画卷。
2023-08-22 15:32
近年来,该地采取"党支部 合作社农户"模式,大力种植芡实,形成特色产业
2023-08-21 19:51
光明网联合中国图片社精选中国图片大赛历届获奖作品,以“乡村振兴、共同富裕”为主题,展现乡村振兴新图景。用图片讲好中国故事,以影像传播中国声音。
2023-08-19 10:26
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康乐镇、大河乡、白银蒙古族乡境内的外星谷星际主题地质公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张掖世界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园总占地面积17.34平方公里,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及火星谷、水星谷、木星谷、大炼钢铁遗址四大景区
2023-08-18 17:50
2023年8月17日,数十只热气球飞舞在甘肃省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上空,为游客上演了一场热气球与"彩虹山"的唯美邂逅。
2023-08-17 16:14
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三清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市东北部,景区内千峰竞秀、万壑奔流、古树茂盛、珍禽栖息,终年云缠雾绕,充满仙风神韵,自古以来便有“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2023-08-15 16:16
合肥市长江路第二小学栢景湾校区8名少先队员来到某干休所看望抗美援朝老兵郑尊礼,通过聆听战斗故事、参观荣誉史馆等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激发青少年爱党爱国的热情,争当新时代的好少年。
2023-08-14 15:14
颐和园自古就是皇家的避暑胜地。
2023-07-31 20:21
2023年7月30日,湖北宜昌雨过天晴,三峡大坝附近云雾缭绕宛如画卷,美不胜收。
2023-07-30 16:45
2023年7月27日,江西省瑞昌市武蛟乡,俯瞰蓝天白云下的瑞昌虹源光伏发电站达尔湖场区,排列整齐的太阳能光伏板与周边景致相映成景
2023-07-27 16:50
郁金香花以其特有的徇烂多彩,娇艳妩媚地高雅身姿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其花也像牵牛花一样,白天舒展开美丽的花瓣,迎风起舞,将最美的身姿展现在人们面前,到了夜晚又好像害羞的姑娘逐渐收拢起多彩的花衣,以待朝阳升起时再一次绽放。
2023-07-19 21:40
2023年7月18日,在安徽省淮北市经济开发区实验学校的足球场上,来自乡村小学的小球员们正在进行足球训练。
2023-07-18 14:11
2023年7月14日,天津首个数据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数据知识产权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上线仪式在科创中国知识产权服务中心举行。
2023-07-18 10:13
2023年7月17日,山东荣成寻山海洋牧场,养殖工人驾驶船只在云海之间收获江篱,构成耕海牧渔的美景画卷。
2023-07-17 15:12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