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木嵌技艺的家传,得从我的先祖孟传义讲起。他是清代皇宫内的一名领班工匠。
相传,圆明园内新修万字房。一日,雍正皇帝闲游,打眼瞧见黄花梨、紫檀、金丝楠木等碎木料弃于一旁,心生惋惜,口谕打成家具。
聪慧的孟传义反复试制,巧妙利用木材的色差,精心镶嵌出条案,寓意“万方安和”。此后,独具匠心的技艺流入民间,父辈们又带到内蒙古呼和浩特,这门手艺就传了下来。
老话讲“三分料、七分工”,工艺从打桌子开始——先是勾画出器型草图,再顺着纹理开料锯切。随后对木料开榫凿眼,做好四条桌腿和一个桌面框架。最后组装起来,不用一颗铁钉。这,仅是开端。
框内拼接万字木条,才最考验手上技艺。将小块木料加工成长条状,宽度1~3厘米,厚度0.5~1.5厘米。两头开凿榫卯,榫头微微凸出,卯眼相应凹进。精度则全凭手感,榫头略长于木料,卯眼稍宽些许,误差控制在半毫米内,才能严丝合缝。4块木料相互交织,便能组成小巧的万字,众多万字铺展,汇成一方万字桌面。
榫卯结构各具精妙:燕尾榫,其状如燕子之尾,端部宽而根部窄,插入卯眼,则自动落锁;格角榫,将木料的边缘加工成45度角,斜面处雕琢榫卯,拼接后边缘平整光滑;长短榫,长短各异的榫头嵌入卯眼,受力均匀,经得住岁月磨砺……
这些年,我尝试把不同的图案组合起来。譬如,这张直径88厘米的圆桌,由内而外呈现五行八卦、小三角等图案,耗费了3000多块木条,历时半年!
在西藏的林芝一带(古称工布),有一种独特的响箭,当地人称之“毕秀”,飞射时会发出“哔——”的哨鸣声。相传,吐蕃时期,由工布王阿吉杰布设计了这种“响箭”。
一次激战,阿吉杰布一声令下,刹那间万箭齐发。那呼啸而来的尖厉声,恰似夜空中划过的闪电,瞬间让敌军阵脚大乱。岁月悠悠,后来响箭褪去了武器作用,“毕秀”却流传了下来。如今,每逢节日,西藏各地都会举行射响箭比赛,农牧民群众载歌载舞,成了独特的民俗风景。
制作“毕秀”,需经数十道工序。选料,取林芝本地的硬木,五角枫、桑木与核桃木当属上好木材;制坯,把原木锯成小方块,再切割成5厘米高的圆锥体;刨面,在底面绘制出一个正方形,沿边儿刨出四个平面;打磨,得戴上牛皮手套,拿着砂纸,一点点磨制,直至外表溜光水滑。
“毕秀”的声响是否清脆,打孔最为关键。先将“毕秀”劈成两半,装入凹槽固定后小心翼翼地掏空,厚度精准控制在0.2~0.3厘米,外壁越薄,发声就越尖厉。随后,用精心熬制的牛皮胶将两片牢牢固定,待其晾干后,便到了重要的打孔环节。这容不得有丝毫马虎,需对准黏合线,在四个面上打上心形小孔,底座还要打上锁芯,方可套上箭头。最后,给它涂上吉祥的红色,再上一遍清漆,一个漂亮的“毕秀”才算做好了。
我是麦秆剪贴的第五代传承人,这门手艺的家传要从清朝年间说起。
一年冬天,聂老先生去赶庙会。刚把地摊摆好,就来了一位长相清癯的布衣,盯着麦秆画看了大半天,眉头皱得像打了结。
“恁给指指道?”聂老先生赶忙搭话。对方捡了根小木棍,在地上比画着:“这竹叶有讲究,得形如梭子,叶尖要细长……”从没见过竹子的聂老先生听得直点头。后来旁人相告,那人正是县官郑板桥哩!这个故事,在家族中代代相传。
麦秆剪贴,也叫麦秸画。用黄河边的莛子麦作画——割完麦子后,取中间的麦秆,高温蒸后,用剪刀小心剖开,铺平晾干水分,再用刀片正反打磨,直至薄如蝉翼,就得到了合适的画材。
取材不难,可剪裁大有门道:粗略裁剪,依据图案的大致形状,剪出块状或长条状;精细裁剪,得沿着线条一气呵成地修剪,麦秆的边缘才显丝滑;镂空裁剪,用刀小心镂刻,让细节更精细耐看。譬如做一幅牡丹图,先粗剪枝干,再精剪花瓣,使其饱满圆润,接着镂空叶片脉络,最后拼接黏合。
上色的步骤最关键。诀窍在于“深煳、中煳、浅煳”,就是用烙铁烫出淡黄、金黄和棕色。要给牡丹花上色——先是底色铺垫,把烙铁温度调至200摄氏度,轻轻滑动,烫出淡黄的牡丹轮廓;再是层次塑造,调高50摄氏度,用烙铁头侧锋点烫或滑烫,花瓣有了褶皱阴影;最后是色彩过渡,从花蕊处向外烙色,每隔一段距离升高20摄氏度,做出渐变颜色。这一朵朵牡丹便盛开了!
在黑龙江海伦,几十年前的一个上午,一名年轻的小学美术教员匆匆找到校领导,他言辞恳切:“国庆节了,寻思做些剪纸作品吧!”
“可……咱这剪纸净是些鸡、兔、花、鸟图案……行吗?你得好好整!”对方迟疑半晌后,还是点了头。
回到家,年轻教员巧手翻飞,把镰刀、五星、鸽子等图案与红色纸张完美搭配。一时间,民间剪纸能人纷纷加入,大家齐心协力,用创新剪纸来歌颂祖国。这位小学教师,便是我的父亲傅作仁。
海伦市在清朝初年是皇家的围猎场,直至清末才开禁垦种。汉、蒙、回、朝鲜等民族的垦民汇聚于此。不同文化相互交融,海伦剪纸也应运而生。
海伦剪纸的独特之处在于刀刻,这是传统剪纸的一种技法——先在纸上勾勒画稿,再将十几张纸装订齐整,再用压棍滚实。最后,拿起刻刀,沿着线条游走,纸上便齐刷刷留下刻痕。
握刀姿势至关重要,手握刀把中间,力量汇聚指尖,手腕灵活转动,刀尖始终与纸面保持垂直,此时下力最适宜;运刀之法,需用手指摁住,防止纸片位移,以腕力缓缓推进,刀起刀落间,慢入慢行;至于顺序,刀刃轻触,仿若舞者点地,轻而有力,由内向外、从小到大、从繁至简,如此循序渐进,纸上便绽放出绚丽花样。
剪纸之美,在于镂空阴阳。主要技法有三:阳刻,把图案以外的部分剪刻掉,保留图案的点、线、面,笔笔相连,图纹玲珑细致;阴刻,与阳刻恰恰相反,把图案剪刻掉,借助留白部分反衬出图案,线线相断,风格厚重朴实;阴阳刻,属于前两种方法的结合,先用阳刻雕出主体纹样,再以阴刻进行装饰,既阴阳相济又灵动自然。
明朝初年,贵州玉屏因新置卫所,成为湘黔驿道上的繁盛之地。万历年间,山东人郑维藩迁居至此。擅于音乐的他,以本地水竹为材,与当地工匠切磋,削制成箫笛,不施漆彩,只上白蜡。上口一吹,音韵清越、音质悠远,引来乡民一起唱歌跳舞。自此,玉屏箫笛成了本地侗、汉、苗、土家各族群众喜爱的乐器。
从一根竹子制成玉屏箫笛,要经过取材、制坯、雕刻等环节,道道工序严格——
先到本地水竹林挑选,竹节修长、头尾匀称、三至五年生的翠竹,最为结实耐用;接着烘烤,握住竹材一端,在火上拉直;之后去皮,用刨刀一点点将外皮刮去;最后通内节,内腔经过多次打磨,直到光滑,箫笛便有了雏形。
工匠既要手艺精湛,也须通晓音律。打音孔最关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选位,以墨线精准地弹出打孔的位置,间距大小决定着音高;打孔,钻头以45度角打入,第一、二、四、五孔稍大,第三、六孔和膜孔要稍小,孔的大小决定着音调;校音,反复试吹和打磨音孔,使音高与音调准确完美。
说起雕刻,那更是一绝。以前的箫笛,外形单一,只刻有店铺字号和简单图案。新中国成立后,大家创新了雕刻技法,最有代表性的当数盘龙图案——于掌上轻转箫笛,刀笔游走,让龙身轮廓、片片龙鳞逐渐清晰。雕上龙头,点睛之后,再轻刻数道云彩,盘龙入云,箫笛“活”了起来。
43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江苏扬州甘泉公社的地头,农村姑娘陶秀华正拿着铁锹清理杂土。突然,一块泛着金光的小石头翻滚出来。拾起后,吹灰细瞧——竟是枚雕着乌龟、刻着字的金印。二话不说,她和丈夫直奔南京博物院,上交了宝贝。
专家们一看,底部写着“广陵王玺”,经过鉴定,为东汉广陵王刘荆的佩印。其做工精巧、立龟钮栩栩如生。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金银细工技艺已十分成熟。
金银细工,是我国金银器物制作的传统工艺,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民国年间,扬州江都集聚了近百家大小银楼,有簪钗、手镯、花瓶、盘碗等金银器物……因精工细作、样式清秀而风靡一时。
制作工序烦琐复杂——先选定主题,画出图纸,注明尺寸和材料;再塑成立体泥模,用铜壳皮翻制成凹凸形状的合金模;回火后,将金、银片按摆件外形尺寸放入模中,捶压锻打成形,再点焊接缝,拼装为一体;最后将专用胶加热,灌入摆件,待冷却凝固,用锤子敲击、抬压整形、描绘图案、錾刻饰纹。
錾刻环节,是“指尖上的绝活”,每分钟敲击100多下:埋头俯身,一手持錾刀,一手持锤,刀起锤落。阳錾,主体花纹敲打凸起;阴錾,纹饰凹进表面;平錾,凿刻出深浅不一、宽窄不同的线条。这一錾一刻间,扁平变成立体,冷硬的金属渐渐展露出柔美的模样。
立秋的午后,一个中年男子,怀抱着一个红绸扎着的盒子踏进工作室,要求修复祖传花瓶,条件是修复后不露痕迹。
这是一个断成两截的乾隆年间粉彩梅瓶。轻轻一捏瓶壁,不到5毫米厚。
半个月后,花瓶重新“站”了起来。那男子接过来左看看右看看,里看看外看看,脸上写满了笑意。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说的正是锔钉补瓷的行当。早些年,锅碗瓢盆破碎后,老百姓舍不得丢弃,便交给挑着担的锔匠。那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街边锔瓷的场景。
锔瓷,先要找茬对缝,将破碎的瓷片拼凑起来,再用绳捆绑固定;定位点记,依照瓷器裂纹的长短,设计出锔钉位置和数量,力求布局美观;用钻打孔,线绳缠绕于钻杆中间,像拉二胡一样扯动金刚钻的竹弓子。再之后,就是下钉:选柳叶钉或米钉、花钉,捶打嵌入孔内。待这些完成,调和补漏,用鸡蛋清和瓷粉调和,勾缝、打磨、抛光,如此,一件旧瓷器便“新生”了。
在薄瓷片上钻孔,最考验手上功夫:旋转的钻头缓缓贴于瓷器表面,力度全凭手感,下力过重,会打穿瓷器;用力稍欠,则无法固定。只有打入三分之二处,穿而不透,最为适宜。
锔钉由金属丝打成,有的比米粒还小,用镊子轻夹放入钻孔。再反复捶打出钉脚、扎进小孔。错落的锔钉,如拉链般将瓷器紧紧“咬合”。
“求阙”的传统审美,我们一直代代相传——用手艺巧妙装点残损。譬如,修复一把碎成八瓣的紫砂壶,裂纹处铜锔一朵莲花。这壶,又活了!
天津这地界儿,人们说话“哏儿”,喜欢将身怀绝技之人,姓氏连同行当一块称呼,譬如,“刻砖刘”,实际上本名是刘凤鸣。他身怀绝技——清末民初,有一回,他在运货时不慎摔坏了一块花砖,工头非要拽着他赔钱。他不愠不怒,转身叮叮当当雕刻起来。嘿!刻的这砖赛过摔的那块,细腻精妙。“刻砖刘”的名号在津门不胫而走。
选砖,只用那火窑古法手工黏土青砖。经火窑闷青,色泽上乘、密度颇大、韧劲十足,禁得住雕琢。其后的工序是打磨、绘稿、雕刻、贴砖等。打磨,需两块砖相互砥砺,打着圈儿耐心磨;绘稿,行话称为“耕”,用木槌轻敲錾刀,画出大致轮廓;“开大山”,也叫粗雕,一刀刀剔除冗余,使主体画面鲜明凸显。
天津的砖雕,凭借多种技法精雕细琢:浮雕能刻出凹凸起伏状,多见于花朵图案;圆雕能塑出栩栩如生的立体形象,多展现传统人物;透雕,将前两者相融,将坯体刻透,常用于装点窗棂。
众人皆说“刻砖刘”身怀绝技,他的“堆贴透雕技法”令人拍案叫绝。依照不同造型,将小砖粘于大砖之上,烘烤定型之后,再层层镂空雕刻,最多可达十层。譬如,雕琢一只仙鹤,在拼成的大砖面上,雕出鹤身与头颈,再用贴在鹤身上的小砖,雕琢出翅膀。打眼一瞧,仿若振翅欲飞!
“刻砖刘”传承迄今已有近200年历史。我尝试变革传承方式,在网络上推出了“砖雕材料包”“课程包”,让年轻人凭借视频就能轻松学习。
中国地毯有两千多年历史,最初由北方游牧民族以羊毛捻纱、编织而成,作御寒用,后逐渐传入内地。“一丈毯,千两丝”,白居易道出了古代制作地毯的辛劳与不易。
宁夏毯作为传统手工地毯的一种,做工颇为考究,既沿袭古法编织技艺,又吸收织锦等纹样,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其工序严谨,选优质宁夏滩羊毛为原料,经洗毛、梳毛、纺线、制图、染色、倒线、织毯、平毯、洗毯、烘干、剪花、修整等十多道工序。
染色环节最为烦琐,沿用的是老手艺。制色,以天然植物制取,蓝靛草中提取蓝色,大黄中提制黄色,苏木中提炼红色;调色,以水调和颜料,再化入适量草木灰等媒染剂,颜色深浅全凭经验;染制,将毛纱浸入染缸,待颜料沁入,阴干后方能固色不褪。
这之后的编织打结工序最为关键,多以传统“挂经织纬”技法——将绒头毛纱打结,固定在经线上,绾结成“8字”形扣。编织密度则考验手上功夫,纵向每5厘米打11至15个结,厚度在5至8毫米之间,结小了不牢固,结大了不美观。譬如,一块6平方米的普通地毯,一共要打64万个结,需耗时80多天才能织就。
“竹刀拿得起,不怕没柴米。”江西瑞昌的篾匠,曾是乡间令人羡慕的行当。
说起竹子,瑞昌人自豪,当地商周古铜矿冶炼遗址中曾完整出土过运送矿石的竹筐。篾匠们口口相传,是唐代诗人元结把竹子“编出花”的——他来瑞昌瀼溪隐居,感念村民接纳,便悬壶济世,常上山采药,所编织背篓格外精巧好用。一来二去,这细腻竹编技艺便流传开来……
经过一代代能工巧匠的探索,大凡日用的床、桌、椅、凳、橱柜、簸箕、凉席等,在指尖翻飞中,立马就能成器。
篾匠的巧劲全在手上。选两三年生毛竹,举起篾刀,趁势破竹,“哗啦”一声,一剖为二,再剖成四,二四得八,破成十六片……每片又分为八层。接着,不同大小篾条放在刮刀上,左手拿竹片压住,右手往后拉,“滋滋滋”刮篾——篾丝细如发丝,韧性十足;篾片宽如手指,薄厚均匀。
竹篾编织的常用技法有:人字编,经纬篾“挑二压二”或“挑三压三”,组成“人”字图案,多用于竹席、竹匾、茶盘;螺旋编,旋转而上经纬编织,呈圆形中空状,多制作鸡笼、蝈蝈笼;多角眼,多根竹篾组合成五角星、六角眼和八角眼等图案,像六角眼就多用在竹编斗笠上。
前些年,学竹编的人少了。我意识到,手艺闭门传承可不行,就尝试开门——去社区和学校授课。不到十年,我多了几十个新弟子!
皮纸,是产于浙江龙游的一款土纸,以山里灌木山桠皮为原料制作而成。“薄如光,韧如丝”,其性状类似宣纸,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制作一张皮纸,要经历打料、捞纸、榨纸、焙纸、检纸等30多道精细工序,耗时数月时间。纸张的好坏,关键在皮料。
选料,取树龄两三年的山桠皮为主料,再辅以稻草;泡料,将粗料沤浸和蒸煮后,置于碱液泡至纤维状;打料,将皮料置于石臼内,反复捶打,断其纤维,纸浆原料就做好了。
一张纸的厚薄,取决于水中捞纸的速度——先慢,双手拿起篾席,慢慢探入纸浆水槽,停留一会,待游离的纸浆均匀落下;再快,迅速拎起篾席,浆水流回纸浆池,流速越快纸张越薄;后缓,轻轻抬出篾席,反腕用力一扣,一张湿漉漉的皮纸便初步成型。
之后,进入火上的工序。在光滑的铁铸火墙上,将薄如蝉翼的皮纸摊平,焙面涂抹米汤,使纸张“服服帖帖”,不留一个气泡,不出一条褶皱。烘干数小时后,揭纸、检查、裁剪,皮纸制作完成了。
这些年,皮纸的用途更广了,不仅成为趁手的书画用纸,还常常被用于修复古籍。
潮州木雕,发源于广东省潮州市,与东阳木雕、龙眼木雕、黄杨木雕并誉为“中国四大木雕”,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
粗雕讲究“因材施艺”:选料,以樟木为常用材料,木质柔润且纹理细密者为佳,韧性十足适于雕刻;起图,根据木料形状设计,先白描出外层草图,再画上内部镂雕结构;凿坯,即按图打凿出大体轮廓,顺着木材纹理,自上而下一点点开凿,雕出人物与景致,使之比例相宜。
精雕考验手上功夫,是“刀笔生花”的关键。其中,镂空雕最具潮汕特色——平面镂空雕,右手拿木槌,左手攥刻刀,伴随着“砰砰”的叩槌声,雕琢出精细的纹样,呈现出单层景致;立体镂空雕,即多个平面镂空雕的叠加,先在外围浮雕景物,再由表至里、逐层凿削,近看物象细密紧凑,远观结构玲珑剔透。
譬如这个“龙虾蟹篓”,采用传统镂空雕技艺,以六角形透孔组合雕饰成蟹篓,再从内部雕出蟹、虾和麻绳等。小空间内展现出虾蟹大丰收的美好景象。
这些年,政府越来越重视非遗传承,潮州还建起了“非遗集市”,集中展示潮州木雕、潮绣、潮州麦秆画、潮州陶瓷……市民游客可以一睹潮州非遗风采。
河南淮阳泥泥狗,是豫东一带的传统吉祥泥塑。名中虽有“狗”,其造型却不拘一格,有鸟、兽、虫、鱼等数百款样式,多以黑色为底,周身饰以彩色纹样,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制坯最考验技艺,得“拿捏”好力道:打泥,取当地黄胶泥捶打,再反复抟揉成团,直至泥不粘手;捏塑,以细绳分解泥块,捏出动物的身形轮廓;雕刻,自制竹签作刻刀,通过压、刻、雕等手法修饰出细节;插空,用签子扎挑出两个孔,使其内部交会连通。制作完毕,对泥哨口轻轻一吹,泥坯“呜呜”作响,便可进入上彩环节。
看似朴拙的泥坯,一上色就灵动了!与其他泥塑不同,淮阳泥泥狗黑色铺底——先熬煮调制出黏稠的黑色底料,再把制作好的泥坯放入锅内滚动煮染,此为过黑;待泥坯晾干,便可以上彩——将高粱秆削成尖头作画笔,分别蘸上青、黄、红、白四色颜料,一画一蘸间,饰绘出纹样。譬如,甲辰龙年系列作品,笔尖用力勾勒出粗犷的头部,再轻轻挑绘细微的龙鳞,手腕转动,勾画出一道道劲挺的水花……
传统的泥泥狗多是实心,沉重易碎不耐保存。这些年,我和徒弟们将陶土精炼,采用空心捏塑,经高温烧制后,更结实轻巧了!
用漆涂物是为“髹”,能增加器物的美观与防腐性,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湖北省利川市多产优质坝漆,当地人因擅长漆器,形成了独特的坝漆髹饰技艺。
制作一件漆器,工序烦琐复杂,要历经制胎、裱布、刮灰、刷漆、打磨等30多道工序。
行话讲“人磨漆,漆磨人”。准备环节很是讲究:先用砂纸把坯胎打磨光滑,后将生漆和瓦灰调制成灰浆,用牛角刮片均匀涂抹在表面;再用棉布裹上,此为裱布环节。仅这一道工序,需循环往复两三回;待最外层的灰浆晾干,细致打磨后,一个灰坯就制作完成了。
髹饰是层层堆叠的技艺,刷漆必须耐得住寂寞。制漆,生漆加热后拌入熟桐油,再配入各类颜料,有色熟漆便制成;上漆,按照先上后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将漆均匀刷涂于灰坯,每刷完一道漆,就要阴干数十个小时;推光,待漆晾干后,水砂纸蘸水反复打磨,再用手掌抛光,细腻温润的漆器就完成了。薄薄1毫米的漆,得复髹18道,两三毫米就要花费数月时间。
这些年,我根据古法磨花创造出了磨砂画技艺,将朱红、中国红、透明蓝等彩漆,分数层刷到器物上,再用砂纸打磨,通过高低、明暗的差异,凸显出空间感和立体感。
桃源木雕,是南北融合的一门技艺。据记载,明朝时,北京大批能工巧匠南下营建王府,精湛的宫廷雕刻与朴拙的民间雕刻相遇,便形成兼具南北特色的桃源木雕。
木头变成木雕,经“桃源工”的手,须经过画稿、敲坯定型、修光、修饰刻纹、着色上光等十余道工序。
最考验手上功夫的是雕琢技法:圆雕法,沿着圆柱或球体雕刻,手上需不断旋转,雕琢出活灵活现的立体形象,常用于人物;镂雕法,由内向外逐渐掏空,留下物象,呈透空状,多用于几何纹饰;浮雕法,在平面上创作凹凸起伏的图案,下刀“画出”传统的吉祥图案。
俗话说,“千刀万凿雕出来,一处不顺付东流”。下刀时,讲究“惜刀不惜力”——下刀需要非常谨慎,譬如,雕一粒“葡萄”,如果使用圆刀,几下便能雕好,但改用平刀,就需要花费小半天,才会不留丝毫刀痕;雕刻时,巧用“藏刀不藏美”——比如,雕刻树石盆景,需要精准刻画出枝叶的外形,筋脉却寥寥几笔勾勒,更能显出形似,如同一幅空灵的水墨画。
这些年,这门老手艺有了新用处:国家越来越重视文物保护了,我和弟子们也参与岳麓书院等古建筑的修复,让更多文物重生了,修旧如旧!
绣球,是我国民间常见的吉祥物。说起绣球,很多人都会想起电影《刘三姐》中,吟唱山歌的刘三姐深情地将绣球抛给心上人阿牛。广西靖西壮族绣球,做工精细,颇受欢迎,迄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做好一颗绣球,要经8道大工序,最主要的有——浆布制版,选红黄绿3色布料,3层棉1层缎,用米浆平整地黏合,压实后再晒干;裁剪绣片,布料剪裁成叶瓣状,依据绘制的图案进行刺绣,再将绣片缝合一体;内衬制作,2瓣一组,瓣尖相对缝合成球形,可填充艾草、薄荷等中草药。最后再缀上珠子、流苏等配饰,一颗精致的绣球便制作完成了。
绣球的美,秘诀就在一个“堆”字。挑选彩色细丝,编成复线彩带,菱片锦布上一点点拼接堆砌,精心堆贴成立体图案。这可是个花时间的“功夫活”!编一条1米长的复线彩带,就要花费1天。堆绣一瓣绣片也要花两三天。一颗直径30厘米的绣球,要用上百条复线彩带,耗时2个多月。
绣球上的图案,体现出中国人的浪漫。12瓣的传统绣球,绣面上层多为龙、凤、鸳鸯等动物,下层为梅、兰、竹、菊等植物,中间绣上“岁岁平安”“百年好合”等祝福语。
现在,绣球制作技艺“抛”到了我们年轻人手上,如何“接”住?近年来,我参与“靖西绣球”广西质检标准制定工作,还主编了绣球制作相关教材。
胡琴,中国古老的弓弦乐器,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阜新的胡琴,最早由游牧民族携“奚琴”迁徙至此地,再与本土文化交融而成。其形制稍小,但结构和奏法与其他胡琴相近。
据家谱记载,我的祖辈以维修胡琴为业,后来开始制作胡琴。传承至今已五代。
选材、琴杆制作、琴筒制作、琴托制作、琴轴制作、蒙皮、音窗制作、整琴组合……近百道工序,才让每把胡琴各具灵性。
要让音色“流动”起来,制作细节最为关键。琴身,采用一整块密度高、质地均匀的硬木,不仅不易收缩变形,传导的音色更有质感;琴弦,选用高强度钢丝,既保证了弦的张力,又保持了音准;琴弓,精选新鲜柔软的白马尾,拉出的音质更加细腻动人。
一把音色优美的胡琴,秘诀在于蒙皮手艺。先依筒口形状剪裁上好的皮料,边缘处用针线缝上6根短竹棒,将琴皮放入水中浸润,再置于磨具拉伸定型。待两三天干透后,将琴筒外口涂上胶水,把琴皮蒙上,勒紧套绳,敲入木楔。手感松紧恰好,擦弦发音一试,音色既婉转柔和又醇厚质朴。
陶瓷微书,就是用毛笔在瓷器上创作微型书法和绘画,是一门将传统微书与彩瓷工艺相融合的技艺。
微书,能精微到什么程度?倘若一只蚂蚁走过,就能盖住六七个字。这样针头大小的汉字,不需要借助放大工具,全凭裸视在光滑的陶瓷釉面上写下。
要达到这一境界,每个环节都有独到要求。选瓷,须选用与表达意境相近的瓷板、瓷瓶、瓷盘、瓷壶、瓷盅等;用笔,须选用狼毫或羊毫,制成细如针尖的毛笔;书写,取耐高温颜料,一笔一蘸墨;烧制,通常墨色烧制1次,上色后复烧2次。
书写环节最考验手上功夫。手持微毫,视线集于笔尖,丝毫不能分神,握笔绝不可颤动。运气、提笔、蘸墨……心手合一,将了然于胸的内容,一笔一画勾好笔锋,小至毫厘却笔迹分明。
最妙的呈现是“书画相配”,字中藏画,画中有字。近看,是流畅精美的书法;远观,是栩栩如生的画卷。譬如,这个瓷板座屏作品,3万多字的《古文观止》微书构成了远山和烟云,集书画文三品于一体,既笔法流畅又彩工精致。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传统手工织锦,以其设色鲜艳见长,被誉为“土家之花”,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从根根棉线、蚕丝线变成光彩夺目的土家织锦,要经过20余道工序:纺线、牵线、装筘、捆杆上机、挑织及后期整理……
最考验手上功夫的是通经断纬、反面挑织——先将绊带套于腰间,拉紧经线后,选各色花纬线,挑子勾起成束的经线,“喂进”花纬线,经纬交织后,用木梭刀打紧实。此时,眼手配合是关键,眼看着背面,手织着正面。织毕,从织机上看线头杂乱,翻面一瞧,却成形有序、图案平整。
老话讲:“白配黑,看不舍;红挨黄,亮晃晃;要想精,加点青。”织锦配色很是讲究:纹饰,多用亮色搭配,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底色,以黑色和蓝色为主。譬如这幅《土家女儿会》,就集合了所有的配色,展现了乡亲们如花儿一样的美好生活,还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
今年春节假期,我们第一次把西兰卡普搬到了文化市集,在现场手工织锦,让不少游客了解这门老手艺。
金星砚,又称金星宋砚,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北宋书法家米芾评价:发墨有光,且有金星,抚之细润。
制好一方砚台,需历经八道工序:选料画坯、整形制坯、打磨石品、画图设计、雕刻铭文、打磨抛光、填色上蜡、配盒包装……其中,寻石过程颇费心思,从庐山驼岭的石料中,挑出自带金斑者为原料,再用清水洗净,选出无裂缝的“肉质石”,既可储水不涸,又能快速发墨。
点石成砚,秘诀就在于用心:制坯,坯料固定于砚凳,依石料形状,打磨形态各异的坯砚;墨圹,根据形制大小而定,以紫石、小青石细细地磨制出墨池;雕刻,依金星而造型,融阳刻阴镂于一体,顺势凿刻山水、人物、鸟兽、树木等。譬如,作品《清趣》,砚左部分偏大,就雕琢上荷叶,一旁的金星处,刻上涟漪波纹,几许清雅气便扑面而来。
我入行已30年了,不仅传承吉祥图案,还融入庐山新的元素,把李白观瀑、渊明赏菊、朱熹著书、濂溪爱莲等刻上了砚面。
金属錾刻,是一门古老的中国手艺,商周时期青铜器上就有錾刻图案,迄今已有数千年历史。
錾刻,即先凿后刻——取延展性较强的金属,匠人一手握着特制的金属錾子,另一手悬臂以小锤敲打,錾子在素坯上走形,历经上千次捶打之后,金属与美学碰撞融合,呈现出精美的浮雕图案。
与别的手艺不同,錾刻师需要自制适配工具,这称之为“开錾”。长得像长钉般的金属小棍就是錾子,而錾头却形状各异:组丝錾,其头为平面,上有横竖纹,主要錾刻人物的头发;沙地錾,錾尖部似沙粒般排列,多用于刻制花纹;采錾,有方有圆,用于錾压金属表面,使其平整光滑……每位錾刻师都有大大小小数百把錾子。
錾刻刀法有上百种,但常用的是:勾法,勾勒出基本的图样;落法,錾压纹饰中多余的凸起;串法,在素胎背面敲打和点压修型……譬如《八十七神仙图》,最难的是錾刻出仙女的衣褶,要先用勾法刻出线条,再以斜角一点点敲击,使其凹凸自然。一锤一凿后,肌理分明跃然而出;一曲一折间,衣袂飘飘已然成形。
这些年,我用激光雕刻和化学腐蚀的方法来打出底纹,加快了构图的进度。这些新技法让老手艺变得更精致了!
丝绸,是享誉世界的一张中国名片。在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的浙江湖州,最有名的当数“辑里湖丝”,因产于南浔镇辑里村而得名。清朝《蚕桑乐府》有载,“蚕事吾湖独盛,一郡之中,尤以南浔为甲”。
辑里湖丝制作工艺繁复,首先是煮茧,蚕宝宝经过一个月的饲养,待吐丝作茧5日,便可煮茧备料;之后是取丝,拣起七八个蚕茧,小心地拉起丝头,手力要轻,不能断丝;再之后是卷绕,将手中丝头引上丝根,脚踩缫丝车踏板,将蚕丝卷绕在车轴上。这要与时间“赛跑”,必须在一周内赶制完成,否则蚕蛹“破茧而出”,就前功尽弃了。
辑里湖丝因“细、圆、匀、坚、白、净、柔、韧”的特点而闻名。判断缫丝手艺如何,看外观,抽出的蚕丝洁白如雪,且粗细均匀;观长度,一个蚕茧可缫丝1400米左右;试韧性,7个茧子制成的一根标准丝能串起8枚铜钱,比一般蚕丝要多2个铜钿。品质优良的辑里湖丝,不仅能制作古琴琴弦、手工刺绣,还能修复古代绢本文物。
如今缫丝工艺已逐渐被机器取代。为了传承好这门老手艺,2014年,我开始编纂《辑里湖丝手工制作技艺》,收集了大量图片和历史资料,将多年的制丝心得也收录其中。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北京特色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明代景泰年间,其制作技艺成熟,出现了新的色釉,尤其是蓝釉,从此奠定了以蓝为主的风格,故称“景泰蓝”。
景泰蓝,既有绘画与雕刻的工艺,又融合青铜和瓷器的技法。一件作品需集体协作数月才成:选择上等紫铜制胎,再取铜丝掐制成纹饰,镶嵌于胎面,而后填敷珐琅釉料,反复烧结、磨光、镀金后,方可成器。
“掐丝”虽小,却最为不易。取铜丝抻拔轧成扁丝,用镊子以指尖发力,折出棱角,塑出凹凸感。常见的纹饰,有缠枝莲纹图,以单线勾勒,再蜿蜒铺展,方有枝蔓纷繁饱满之感;有鸟类图,铜丝弯折成尖角,再摆布细密,展现鸟爪小巧、羽翼丰满状……
“点蓝”上色,是点活灵气的关键。即便在方寸之间,也需晕染过渡:制釉,石英、萤石和硼砂等矿物混合,经高温熬制,研磨成细粉,再将每种颜色调配出8至10个色阶;点蓝,将釉料填入纹饰框架内,以铜丝的三分之一厚度为宜;烧蓝,以高温烧结,直至釉料凝固下凹,再次上色,如此反复三四回。
景泰蓝自诞生起便是宫廷御用珍玩,备受元明清三代皇室推崇和喜爱。如今,已成为重要的国家礼品、国内许多公共场所的陈设用品。
东胜羊绒画,是一门绒毯作画的技艺。其始于地毯制作工艺,后逐渐演化为壁挂装饰。
一只羊每年产绒数百克,所以羊绒画被称为“软黄金”上的绘画。羊绒画制作,须经选绒、纺纱、染色、打底、缝纫、排尘、烫画、装裱等百余道工序,一幅作品耗时大半年。
制作羊绒画,讲究“得于心应于手”。纺线,取羊绒纤维,聚合、搓捻、合股后纺成细绒线;编织,于织机上固定绒线,来回穿梭,经纬线交错变成画布;染画,手拿画笔一点点戳染上色,连缀成图。晾干后,水墨沁入不散。
手艺人既要讲“守艺”又不能“守旧”。为使画法更加细腻,我辗转各地学习非遗技法,汲取烙烫画之长——电烙铁游笔旋转,待丝丝青烟泛起,烘烫出羊绒丰富的色调。我把家乡景致融入手艺,将鄂尔多斯的婚俗场景搬进画里,让草原上的骏马驰骋于画中。
藏羌织绣,即“藏族编织”和“羌族刺绣”的合称,多流传于四川阿坝、甘孜一带,迄今已千年。
藏羌织绣讲究实用——无论是男子紧束的五彩腰带,还是女子搭盖的头帕,既五彩缤纷又结实耐用。
织绣好似作画,制作“画布”最考验功夫:采成熟麻秆,晾干后取整块麻皮,再拉出发丝般纤维,继而搓捻成线。经反复熬煮、漂洗、晾干之后,将纺线上机,来回穿梭,经纬线不断交错,麻布便一点点织就。
至如绣法,撇花绣,顺经纬使针,绣成后双面成图,适于绣制几何纹饰;接针绣,针针相扣,下针须在上针落脚处穿过,多绣于花鸟鱼虫;堆贴绣,取彩色棉布片,裁剪出图,再拼贴锁边,常以呈现吉祥瑞兽。
藏羌绣法口口相传,最为古老的便是勾绣。无须凭靠绷子,便可上手开绣。每走一针,则回转一圈,技法若少女编发,丝丝入扣,连环成图。譬如这幅《十二月花》,便以此法运针,绣出了一幅长卷——春牡丹、夏荷花、秋菊花、冬梅花,寓意四季皆是美好生活。
这些年,中国风越来越流行,我带领乡亲们从“卖织绣”变成“卖创意”,在提升织绣知名度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效益。
毛笔制作,素有“南羊北狼”之说。清代《笔史》有载:“北笔内用狼毫。”北派的胡魁章毛笔,因善用狼毫,被称为“东北第一狼毫笔”。
清道光年间,浙江湖州笔商胡魁章北上沈阳,兼取南北技艺众长,选东北冬季黄鼠狼毫制笔,因能“蘸一墨,书百字”,一时风靡关内外。
胡魁章毛笔,其锋毫坚挺,落笔不易瘫弯,起提迅疾回形,皆仰赖手工制作。其中,“水盆”与“干桌”工序便至关重要。
“水盆”工序最考验手上功夫,即制半成品笔头——调配毛料,取狼毫与香狸毛、貉针毛混合,辅之掺入苘麻纤维,使笔锋“上劲”,既提笔聚锋又吐墨匀实;梳整毛片,取细牛骨篦子,自毛根梳向笔锋,理出杂毫,再回卷混合、反复顿齐;卷制笔柱,将毛片平铺之后,以左手食指轻压,右手执平口刀,挑出一小段,卷制出成圆锥状。
老话说,“缚笔要紧,一毛出,即不堪用”。最为关键的是“干桌”工序:以牙咬住丝线,将笔头捆扎紧实。再取竹子、木材和牛角等制成笔杆,笔头与之黏合,笔名镌刻其上,使其用观两善。
这种手艺,流传迄今已有两百年,我是第七代传人。随着传统文化越来越热,书法爱好者越来越多,笔庄因时因需不断创新,已开发数十款大众用笔。
楷木雕刻,是源于曲阜的一种传统雕刻艺术,迄今已有两千多年。
《说文解字》记载:“楷,木也,孔子冢盖树之者。”最早的楷雕技艺,相传是子贡为报师恩,取楷木为孔子夫妇雕刻座像。
老话说:“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经代代相传,楷雕逐渐成为孔府向朝廷进贡的佳品。至清末年间,走入民间,以楷雕“如意”最为常见,寓意吉祥美好。
楷雕如意,讲究顺“意”造型。取楷树芯材,若遇疤瘤、虫洞等,则因难见巧、化瑕为瑜,顺势设计成花鸟鱼虫图案,让每件作品都独具匠心。
雕刻如意时,最考验手上功夫。执刀时,须心静手稳方能线条流畅。至若雕法,分圆雕法,从前、后、左、右、上、下依次雕琢,呈现立体效果,多用于八仙造型;浮雕法,由外至内雕镂半立体图案,表现龙、凤、鹿、鹤等瑞兽;沉雕法,使图案低于平面,更显素淡典雅,常镌刻吉祥文字。
细雕之后,最关键的是修形环节。譬如这柄《楷雕如意》作品,施以独特的“锉枝梗”技法:于如意手柄处,以刻刀手钻打眼,细若小米粒,再通体镂空雕刻,后用小锉刀整形。在沙沙的打磨声中,如意便舒展开来,呈天然枝干形态,似向阳生长,极具天然之趣。
我体悟到,传统手艺融入大众生活,方能“活态”传承!
核雕,是中国传统微型雕刻工艺。制作时,右手执刻刀,左手握不足一寸果核,讲究因势象形。古文《核舟记》有云:“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江西大余县的核雕始于清代。因盛产梅子,就地取材,雕琢梅核。我的先辈吸收碑刻、印治等手法,复刻出难度最高的“核舟”。我是第五代传人。
长不盈寸的核舟,需经八道流程:选材、浸泡、晾干、制坯、去仁、定形、雕刻、刨光——选材,取椭圆狭长、核肉饱满的橄榄核为佳;定形,依上穹下坦设计舟形,再磨制成坯;雕刻,以刻刀微雕,既在毫厘间使千钧力,又讲究刀刀精准。譬如,精雕人物神态时,刀法不能冗余,即鼻头一刀、眼睛两刀、耳朵两刀……拂去屑末,须眉毕现,神态栩栩如生。
核舟以微取胜,最考验手上功夫。雕刻门窗时,常用镂空手法,先雕琢取出窗页,再搭配门闩,后以卯榫结构嵌入,使之自如开合。雕刻船下锚链,则难度最高,先预留一小段核料,再一一凿出内环状,使之环环相连,环链细若发丝,一环断裂,则前功尽弃。
金石传拓,是古代中国的一门“复制术”,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取一张宣纸,轻敷于凹凸器物的表面,浸湿打实,用墨捶印,制成拓片。因其雅趣盎然,备受文人所青睐。
拓印讲究“笔墨精神、象物微妙”,故每个环节都需丝丝入扣。碑石上纸——于石碑表面刷上白芨水,取宣纸自上而下铺放;拓纸贴合——以清水喷湿纸面,用鬃刷轻轻敲捶,使纸与碑面密合,图文便凹凸浮现;拓纸上墨——待湿气散去,纸呈泛白状,方可上墨,取拓包蘸适量墨汁,在凸起处轻轻扑打,图案随之铺展,黑白分明,拓片始成。
检验成品时,需对日细观。无水墨洇晕,且与器物毫无二致,才算佳作。譬如,这幅《伯作簋》作品,采用全形拓手法——先绘制立体草图,再一点点拓印纹饰。因拓纸极易破损,故上墨的力道最关键,需轻重交替、匀速拍打,才能墨匀形真。拓毕,点滴斑驳浮现其间,堪比一幅高清照片!
这些年,作为一名中学校长,我把金石传拓带进了校园,向上千学子传授了传拓手艺。
内画,源于清代画鼻烟壶,以特制的勾笔,于壶坯内壁,反向作画,方寸之间,山水自成。这门技艺迄今已有200余年历史。
初识内画,便被其惊艳,我有幸拜入冀派内画大家王习三门下,并将手艺带回家乡吉林梅河口。自此,我把东北景致融于画中,潜心钻研关东内画近40年。
老辈讲,外画一笔,内画三笔。作画时,全凭心闲手敏,方能“倒画”如流:伸笔,贵在“稳”字,先气收丹田,后缓缓探笔;运笔,力气至手臂与手腕处,笔毫距眉间约有半米,于画瓶内壁自如游笔;着色,笔尖蘸色,分以皴、擦、点、染手法,逐一上色。
关东内画讲究“随类赋彩”,将国画和油画色彩融合,我调和出多种颜色,使之与东北图景相合。譬如,这幅《冰雪季》作品,人们在山巅雪道上纵情飞驰,我试以黄、绿、蓝等亮色点缀人物,寥寥数笔,勾画出雪乡勃勃生机,让欢愉场景呼之欲出。
这些年,我尝试创新——将画瓶从几厘米扩至几十厘米,再执自创的“长杆鹤颈笔”作画。咱东北火热的生活,桩桩尽展壶中!
淮阳芦苇画,又称“苇编画”。取北方常见的芦苇,拼合成图,再烙烫上色,被誉为“草上作画”的手艺。
因讲求本色取美,故选料尤为精细:取2至4米高、食指般粗细、挺且直的苇秆,精修成段,去其硬结,打磨抛光。以刀剖开苇段,经高温熏蒸,由卷曲熨成平展状,原料始成。
芦苇制画,重在“拼与剪”。于一大张白纸上,画出草图,再依图案,一一分剪。修剪时,左手捏住苇片,右手持剪刀,敛声屏气,自刀尖使巧劲,修剪成物。如一朵花,至少要剪出5个样式各异的花瓣。拼贴时,取少许糨糊,一层层拼合,要平整一致,不能留有空隙。
而后,烙铁为笔,于苇片上呈水墨雅韵。颜色轻重,全凭运笔力度——勾,轻划苇片,即深褐;点,以尖点触,呈焦黑;皴,曲动烙画,为黑色;染,轻抹于画,呈淡褐色。譬如,这幅《亲情》作品,是雌鸟哺育幼鸟图。最难的是给鸟儿点睛,先重墨烙烫画圈,再留一白点于其间,待一丝青烟泛起,吹气,再端视,炯炯有神!
传统工艺需要与时代契合。现在,我尝试着把画缩小,创新成摆件和挂画等,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手艺名气大了,慕名而来的年轻人络绎不绝。
毛笔,居“文房四宝”之首。早在清朝年间,山东莱州已是北派毛笔制作之地。因其“健、齐、圆、尖”兼备,为文人墨客所喜爱。
制笔之功,生于毫末。我年幼时随父亲到毛笔厂玩耍,听制笔的老师傅常讲,“毫虽轻,功甚重”。选料时,取黄鼠狼尾部之毛,梳理平整后,将杂毫细细分离出,后经火炼脱脂、去油、去腥……抚之毫毛,既滑又润,原料始成。
制笔看似容易,实则内含选、配、垫、梳、圆、修、捋等百余道工序。最考验手上功夫的,是“齐材子”——排齐毫毛的尖端:左手压住毛锋,右手往后拉,屏息凝神,反复间,一缕缕毛锋捋齐。这全凭手感经验,至少练习三年方可上道。
尔后,再将狼毫与竹木完美相融:切定笔形,依笔锋之尖粗,切出不同形状的笔尖;绑固笔头,取线放于口中咬住,使匀力绕两三圈;选用笔杆,取竹子或木料,使笔直趁手,用观两善;胶粘笔头,将狼毫与笔杆细细胶合,于笔杆上刻字,使之适美清雅。
如今,大众对传统文化重视了,学习书法者也越来越多。我依照大家需求,撷取古法制笔的精华,再与现代技艺相结合,在唐代“缠纸笔”基础上,研发出“有心笔”等数十款毛笔,深受欢迎。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仙居彩石镶嵌传承人 王银华
在浙江仙居,有一门流传千年的“点石成金”技艺。取天然彩石,经千雕万磨后,于木质底屏之上,配石成画,当地人称之为“彩石镶嵌”。北宋司马光叹其巧工,赞誉“生意绝潇洒”。
备料,石工与木工交叉进行:设计,于木板白描图案,既求色调明快又要构图简练;配石,依物取色、因色取俏,以浙南盛产的叶蜡石为主,佐以百种玉石;刻板,在木板凿刻图案轮廓,凹深匀称,深约0.4厘米;切石,将石块锯成石片,各类玉石,纹理多样,色彩缤纷……
镶嵌并无定法,讲究随类雕琢:浮雕镶嵌,玉石经雕刻处理,剔板起突,多为花鸟鱼虫等图案;平磨平嵌,以传统画法分色分块摆布,温润柔美,多用于人物故事;交替镶嵌,木石混合过渡,镶嵌熨帖,呈玲珑剔透状,多用于大件作品。
这些年,我意识到镶嵌作品既是美化生活,也要与时代共情。譬如,创作《丝绸之路》,我先在书斋查阅资料,又沿西北行路采风,三年七易终绘制成图。将国家强盛、民族团结和文化璀璨等要素,都浓缩在这一巨幅作品中!
葫芦音似“福禄”,寓意吉祥美好。葫芦作纸,以火为墨,烙刻作画历史已有千年。
葫芦画选材颇为考究,要从十多个品种中精选外形周正、曲面圆润、上下匀称的葫芦。摘取时,留一小段藤蔓,打皮、晾晒、阴干,又逾半年,待泛出蜡质遂可用来烙画。
烙画,讲究“细致入微”。铅笔勾出轮廓,电烙铁再游笔烫烙。尖头,勾画粗细不一的线条;扁片,用以渲染不同的底色。灵动的呈现,全凭手中一股巧劲——轻点烫烙,呈现灰色,稍一用力,便是黑色。
烙画,不独考验手艺人的技艺,也考验心性。手握烙笔,平心静气,一挥而就,所画线条才有筋骨。譬如,刚完成的《桃花源记》,线条自如利落,人物栩栩如生,山水清新自然。徐徐把玩转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渐次展于眼前。看毕,豁然开朗:端得一处“桃花源”!
前些年,我在传统烙画手法上,尝试引入刺绣、剪纸等技法,刻、镂、绘……通通融进山水人物,葫芦画更显立体传神。
我在宁夏石嘴山成立了非遗工坊,经常带弟子们去国外参加文化交流,既展示了中国传统手艺,又开阔了眼界。
渤海靺鞨绣又称东北满族古刺绣法,迄今已1300多年历史。与我国四大名绣不同,其以立体、鲜活见长,被誉为刺绣中的“油画”。
精准,是靺鞨绣技艺的特点。选料,以东北特有的柞蚕丝为上品,从四十个色级、上千款线料中择取;配线,如无妥帖颜色,须将丝线分劈、合股、撮线,掺和成相宜色彩;上绷,布料置于方形绷框,经纬线须呈垂直状,上下左右须丝毫不差。
针法上,独具粗中有细,四至八层,层层叠加——鸡爪针,一个点连起三条线,形态类似鸡爪;三角针,针脚较大,三点连线,形如五星;乱针,长短线交叉重叠,次数不拘,直至形似。一幅作品中,数种针法交错叠绣,宛如油画颜料的“堆砌”。一幅上佳的绣品,既要讲究“传神”,又要“传情”。譬如这幅作品《母亲》,如何绣好脸部的皱纹?开绣前,我每天都观察亲人神态,揣摩构图、色彩、光感。采用针法渐进堆叠八层,沧桑的神韵呼之欲出。
很多人都不知道,咱东北也有精美的刺绣。这些年,我在黑龙江牡丹江市区和镜泊湖景区建起了两座靺鞨绣博物馆。五一假期,每日参观的游客有数千人。
和林格尔剪纸,又称内蒙古“剜花”。“剜花”被誉为农耕文明与草原图腾文化的“活化石”,得益于多民族间的文化交融。
“剜花”,最费心力的是造型设计:一个好“样”,讲究传神、蓬勃、有味,于红纸上寥寥数笔间,勾勒出图案的“活气”。如京剧开场的“亮相”。只有创作者“动”了心,才是“动”剪的开端。
剪似银马,纸作草原。开剪时,手中得有一股“劲气”:刀口持鱼游之状,贴着红纸,紧跟线条,剪走形生,游流自若。瞧,这个传统烈马图,看似线条粗犷,裁剪迂曲处则凭巧劲——纸转剪进,切忌拖泥带水,否则形状板滞。
点缀环节,最考验手上功夫。我常用“密剪法”,运刀时犹如飞燕,上下快速翻飞,于图案边缘,剪成一圈锯齿花边。像这幅《马背祝福》,以“锯齿”作马鬃,刀法冗密让毛发飘逸灵动,活脱脱的一匹骏马纵横驰骋。
上个世纪,剪纸曾一度面临消亡。三十多年来,我一边进行剪纸创作,一边抢救剪纸遗存,拍摄手艺照片20万余张,还编纂了《中国民间剪纸集成·和林格尔卷》。这些年,我手把手带出了上百位弟子。我常同他们讲,无论剪纸技艺怎么创新,“活气”和“劲气”不能丢!
河北丰宁的布糊画,源于满族的“补花”技艺,变补为糊,融合绘画、浮雕、布贴画等技法,色彩绚丽、工艺细腻、惟妙惟肖。
上好的布糊画,讲究形制逼真。每一道工序,每一处环节,都细腻极致:先经铅笔勾勒底样,再用硬纸板复刻胎膜,选彩色布料包覆其上,然后装糊成画。
尽管选的是寻常布料,创作时,仍需有一颗“匠心”。如配牡丹花,须从绫、罗、缎等多款面料中反复比对拣选,取最妥帖的大红色;裁剪时,力图还原本质,细修花朵配叶,以呈卷曲状、舒展状;包边时,既求线条流畅不走样,也让花与叶熨帖不变形。
要呈现立体感,就用堆积法组画:将所制小块布样,由内而外,一层一层叠加黏合,自下至上,一处处拼接摞成,画卷便缓缓显现。譬如,这幅《松鹤延年》,两只白鹤站立枝头,呼之欲出;其旁松枝茂盛,似从真树撷取入画。若不抵近而观,难辨真伪。
这些年,我办起了布糊画非遗就业工坊,有150多人学成从业。
藏纸,质地坚韧、厚实、防潮。相传,文成公主入藏时带来造纸术,采撷本地植物,反复试制,而成藏纸。因此,藏纸是汉藏人民共同智慧的结晶。
林芝金东植被茂密,所产藏纸被奉为佳品。
金东藏纸能成佳品,与选料有关:采毒性的秀薪和狼毒草,去黑皮,刮成细条,晾干之后,置于土碱水中沸煮,不停搅拌,直至原料变软发黄。
老话说,藏纸要靠人“磨”。将熟料投于石臼,以木槌粗打,再入桶细捣,经上千次捶打,才磨成纸浆。浆料再倒入捞纸框,浸入水中,轻轻摇晃,待浆液均匀铺散开来,慢慢提起,然后晾干,便制成藏纸。
一张好藏纸“会说话”“有表情”——只需捏在手上,轻轻一抖,遂哗哗作响;阳光照在纸上,微微反光,白中带黄。清代《藏纸诗》有云,“题句意固适,作画兴当畅”。提藏笔书写藏文,既不渗墨,又字迹清晰。
这些年,我尝试着将金东藏纸“二次创作”,制成唐卡画、请帖、灯笼……既传承了文化遗产,收入也翻了好几番!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望江挑花代表性传承人 陈杏珍
望江挑花,又称“十字挑花”,发源于安徽省望江县鸦滩镇。以细密的“小十字”,在布料上挑绣成花,因正反皆可成画而显目,独具巧思。
挑花并不挑工具,只需一根针、一绺线、一绷框。开绣前,手艺人将布帛紧绷于框,捏住针尖,一接一送,穿引而过。再轻轻拨捻,布面发出“嘭嘭”脆响。此时,开绣最为相宜。
挑花,不同的针法呈不同的特点:挑针,正面绣出“十字”,反面亦成新图案;钻针,水平或垂直行针,正反两面呈相反纹饰;游针,绣制成单线条,阴阳两侧一致;织针,类似于织布手法,阳花厚重,阴花清新。
挑花之巧,在于“正反成趣”。与普通十字绣法迥异,其出针与入针完全重合——从哪起针,就从哪收针。这幅《凤穿牡丹》作品,正反纹饰阴阳互补。近看,“十字”密铺而就,繁且有序;细瞧,图案随针脚变化,针脚随图案统一;远观,精巧线段汇成清雅图景,让凤凰展翅、牡丹绽放。
从23岁挑花算起,我手握针线近50年,一个深切体会是:手艺走进生活才有生命力。这些年,我尝试把技艺搬上背包、靠垫、地毯……新产品在网上卖得那叫个火!我们挑花合作社,有50多人哩!
讲述人:吉林省梅河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王氏蟾雕传承人王再国
蟾蜍自古寓意吉祥,是中国农耕文化中的财富象征。松花石雕刻作为古老的手工技艺,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松花石与蟾雕的“相遇”,可谓是天作之合。
如何借蟾蜍之形,让松花石“活”起来?既要对松花石的纹理、质地、色彩有充分了解,还要有对蟾蜍形与神的准确领悟,如此方能运用写实圆雕技艺,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来。
为让刀与石碰撞出神韵,“俏色巧雕”技法最为匠人青睐。选用含多种颜色的整块石料,以使作品既层次分明又浑然天成。下刀时,注重体现蟾蜍肥瘦、老幼,以及个体部位不同形态上的变化,于分毫中彰显自然入微的肌理,并按照原料的纹理、颜色进行大胆创新。
在对大量蟾蜍骨骼标本和活体蟾蜍进行长时间仔细观察后发现,蟾蜍神态集中展现于头部。我探索用上扬、偏转、倾斜三种角度,来处理蟾蜍头部,其中头部顶端和两侧处最见刀功:或削出肌肉感,或戳出褶皱感,或切出堆积感,于石粉飞散和石屑滑落间,蟾蜍受到惊吓的机警状、紧盯飞虫的捕食状、旁若无人的走动状,出落得惟妙惟肖。
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的蟾雕作品在2022年获评“吉林十大绝技”。
讲述人: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羊皮筏子制作技艺传承人 周德南
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是黄河沿岸古老的渡运工具。唐《太白阴经》记载:“浮囊,以浑脱羊皮,吹气令满,紧缚其孔,缚于胁下,可以渡也。”
羊皮筏子由皮囊和排架组成,十几只皮囊交错固定在排架上,载重可达一吨。
皮囊制作,包括选羊、剥皮、发酵、去毛、扎制、吹气和晾晒等多道工序。通常选取4年以上的肥壮公山羊,剔除头部和四肢,从后腿至尾部开口,手剥、拳捶,囫囵个儿褪下整张皮。因其常浮于水上,对密闭性要求极高,原皮需先后灌入食盐水、香油,除臭的同时,还软化皮质、堵塞毛孔。新手剥皮少说得三五个小时,划破皮更是常有的事。
九曲黄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羊皮筏子惊人的运输能力离不开扎实的排架做支撑。排架由横杆、压杆、排梆、手划桨组成,选用黄河岸边柔韧性好、耐浸泡的柳木,压杆长2.2米左右,横杆23根,间距小于脚宽,避免踩空。排梆打眼要一大一小、交错而成,眼细不牢固、眼粗梆易折。绑扎时将绳子交错缠绕形成连环扣,越扎越紧,直至不会松动。
随着一座座跨河大桥建成,人们已很少用羊皮筏子摆渡了。不过,近些年,旅游业兴起,羊皮筏子又兴盛起来。乘着筏子在河道悠闲漂荡,那是在品味黄河文化哩。
讲述人:浙江兰溪烫画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胡海明
烫画,是用火笔绘出万千世界的手艺,起源于汉代,古称“火针刺绣”。
古以烧红铁丝为笔,今用电烙铁替代。其在竹木上游走,淡淡的竹香氤氲,烘烫出多姿的线条、多彩的色调。
于圆形竹筒上画画,讲究“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取当年产新鲜毛竹,刮去竹釉。构思后,拿着电烙铁沿竹筒旋转一周,缕缕青烟之中,勾勒出的画作首尾相连,其匠心巧思,令人称奇。
烫画最难的,是运笔的火候、力度和速度。烫烙的快慢、轻重,带来竹面炭化程度的不同,从而呈现出有差异的物象色调:快烫,呈浅褐色;轻烫,是深褐色;重烫,则成黑色。烫、刻、描、擦,犹如国画运笔,有轻快流畅,也有厚重千钧。
唯有定心,才能与作品共情。譬如,创作《春行》时,运用不同烫法,润色、细描、烘晕……五六个小时过去,春天跃然于竹筒——垂柳随风拂动、燕子欢快鸣啭,其中有中国花鸟画的虚实相应,还有工笔画的传神写意。“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啧啧!
前些年,我尝试创新——在丝绸上烫画。炙热的烙铁头,在薄如蝉翼的丝绸上游笔,接触点焦而不破,效果美又不俗。我把兰溪的诸葛八卦村、地下长河等景致,都搬上丝绸,烙出了新图景。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岩翻簧竹雕代表性传承人罗启松
翻簧,也叫“贴簧”,因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
浙江台州黄岩的翻簧竹雕,发端于清道光年间,是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齐名的浙江名雕。
纵横削竹取精华,嫩黄雅致媲象牙。其貌不扬的毛竹,以劈篾刀去青取簧,经煮、晒、压,平整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磨光,雕出山水、人物、花鸟图案,再配上其他装饰材料,即成翻簧。
运刀时,手艺人宁心静气,方能游刃有余,精细处如走丝,粗犷处似劈斧。其间,浅浮雕与线雕手法结合,刀下走线粗中有细、疏密结合,于厚度不到半毫米的簧面上,层层雕刻,越薄越雅,精致毕现。
从22岁进翻簧厂当学徒算起,我握刻刀逾60年。我体会到,翻簧竹雕技艺是一门综合艺术,绘画、雕刻是基础。好在我自小临摹《芥子园画谱》,打下了国画底子,可以在绘画和雕刻手法上互鉴融通。
前些年,我尝试用硝酸腐蚀竹簧,有了层次感后,再开始雕刻。在传统披麻皴刻法基础上,我探索出斧劈皴刻法和浮雕技法,将刮、铲、点、皴等刀法融合在一起,雕刻出来的云雾更加自然,山水更有气势。
讲述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世家“乐器张”第四代传人张雨
古法斫琴,是对古琴精工细作的一门“时间”手艺。
一张琴的寿命要比主人更长,这是我们老辈手艺人斫琴的标准。木料,选自50年以上老房子的房梁,最好是杉木和梓木,不能有开裂,更不能有虫蛀。每一块木料,都有与众不同的质感,经过与斫琴师的磨合,又赋予其别样的生命气息。
选准料后,需经过10年以上的自然风干,再开始制作。开型、挖槽腹、合琴、上漆、加配件、批灰、校音、上推光漆、拴弦……百余道工序,全凭手工一点点打磨,用时得一年以上。
要音色调到最好,上漆批灰工序至关重要。将鹿角霜、云母、14K金粉、玉石粉等,与大漆调在一起,细细地涂抹其上。一张古法手工打造的古琴,要上7层漆。我自己使用的蕉叶琴上了12层漆呢。一般认为,上漆批灰是为了琴的美观,殊不知,漆面还有抑制琴弦震动的作用,上漆的层数影响着琴的音质。
家族制琴180余年,有传承也有创新。我和父亲制琴的手法差别就比较大,比如,父亲习惯使用传统刀具,我更喜欢用传承刀具。一次偶然机会,我在网上看到外国匠人使用“枪刨”,很像东晋时期《斫琴图》中绘制的工具——鐁,几经周折找到后,我即应用到古琴制作之中。持鐁而立,木屑纷飞,我仿佛时空穿越,成了《斫琴图》中的斫琴人。我还引入西洋乐器的架梁工艺,让古琴声音更有层次感。
甘肃庆阳香包又称“绌绌”,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在丝绸布料上,用彩色的线绣出传统图案,再缝制成不同的造型,内芯填充上丝绵、香料,就制成了古拙质朴的香包。
庆阳香包兼立体造型和平面刺绣于一身,绣法多样,藏针绣造型状物,不见针线、形神兼备;立体刺绣类更讲求神似,可作双面挂、立体挂等;线盘香包,多用各色线条盘成五角棱形的“粽子”,可随身携带或挂在门庭上。
老一辈手艺人都有一颗“花心”,就是要绣出花朵在自然界中最真实的样子。花样图案要做到阴阳对称,绣制时,至少使用三种颜色过渡,用渐变手法,呈现出不同光线的照射下一朵花瓣的阴阳不同,能看出新叶和老叶的色差。
这款呈葫芦形的香包,可以透出一个绣娘的巧思和伶俐。中间这只蝴蝶呈飞翔姿势,蝴蝶的肚皮、脑袋跟葫芦浑然一体。难在,蝴蝶翅膀与葫芦用的是同一块布料,你从外面看不出一脚针线来。
传统香包个头大,不方便日常佩戴和使用。我们根据年轻人的审美趣味进行创新。比如,对传统小毛驴香包重新设计,创制出卡通风格的“驴敢当”香包,造型灵动可爱,一经推出就备受年轻人喜爱。我还带领团队研发了“丝绸之路”“黄河古象”“百鸟朝凤”等国潮系列产品。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土族盘绣代表性传承人李发秀
青海土族盘绣,已有上千年历史,被称为指尖上的“彩虹”。其用料之考究、做工之精细,不亚于南方刺绣。
盘绣最难的,是配线。用黑色棉布作底料,根据不同图案,绣上红、黄、绿、蓝、桂红、紫、白等彩线。
彩线至少十几个色级,经过组合搭配,镶色和顺而明快,散发出浓郁的少数民族气息。绣娘们喜欢将“太阳花”纹样绣在胸前,寓意“富贵长寿不断”。绣出的每一朵“太阳花”都不尽相同、各有千秋。
盘绣针法最为独特——绣娘不用绷架,直接拿在手上。运用“两针两线”:一针在上,将一条线别在胸前,用作“盘”线,另一针在下,用作“缝”。走针时,盘线绕着下针,盘出细小的线圈,用左手大拇指尖压住,再将下针从圈中穿过并缝实。经层层压实线圈,鲜艳的图案渐次显现。这看似费工费料,却使得成品细腻厚实,几十年后也不褪色、不松线。
前些年,有外国客户“追到”我老家,直夸质量好、有中国味,美中不足的是品类少了些。我从形、色、质、意等方面下功夫,把底料从传统棉布换成织锦,开发出抱枕、耳饰、香包、荷包、挂件……嗬!经过改良的盘绣,既保留了民族特色,又变得时尚讨喜,以前绣娘们是一件件卖,现在是网上一批批发货。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岫岩玉雕代表性传承人 王运岫
岫岩玉雕以素活见长。所谓素活,就是仿照秦汉以来的炉、瓶、鼎、薰等古器物,用玉石雕出来。岫岩玉雕的造型大多简练古朴,讲究平衡、稳重,以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的含蓄、内敛为特色。
要用玉雕出完整的器物,选料很重要。岫岩玉雕的选料尺寸都较大,需通过“剜脏去绺”——剜掉杂质、去除自然裂纹,以化瑕为瑜、俏色巧用。
接下来是画活。根据料坯大小、形状、色泽,勾物草样,进行设计。然后的雕刻,又分粗雕和细雕。粗雕是雕出雏形,细雕则是从玉料的正侧面、俯仰角来进行雕塑创作。雕好后,再细细抛光,以达到柔润明亮的效果。
岫岩玉雕的典型工艺活链,世人称绝。所谓活链,就是用整块玉料雕成十几个到上百个环环相接的链环。每一组链环都是在一整块玉料上透雕而成,哪怕有一环做坏,全件都将前功尽弃。
我是岫岩玉雕的第四代传承人,16岁起跟随玉雕大师贺德胜学习。多年的从业经历,使我意识到,传统技艺不仅要全心守护,更要勇于创新。这些年,我积极拓展岫玉素活的技法种类和用料范围,并将传统文化融入现代玉雕创作。经过一年多雕琢打磨的素活作品《祈年殿》,曾获国家玉雕最高奖项“天工奖”。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滩羊皮鞣制工艺传承人 丁跃成
二毛皮取自宁夏滩羊,薄如厚纸、柔软丰匀,向以“轻裘”著称。
轻裘用皮,以出生35至40天滩羊羊羔、羊毛长度稍没过指根为最佳,称为“儿毛”,后传为“二毛”,“二毛皮”由此而来。
明清时期,销往内地的西路货中,滩羊二毛皮很受青睐。《宁夏府志》中有“衣布褐,冬羊裘”的记载,《甘肃新通志》赞称:“裘,宁夏特佳。”如今,二毛皮被列为宁夏传统“五宝”之一。
制作二毛皮,需经选皮、泡皮、熟皮、晾晒、铲皮、定型、裁剪等工序,手工做一件坎肩也得个把月。其中,熟皮最为繁琐。以前,是把二毛皮放置缸中发酵,按比配放黄米、硝盐等进行除菌软化,到了七八月份,缸靠南墙根,每天手翻两遍,铺放均匀,晒个两三月;现在,以火缸代替自然发酵,一周左右就能出皮。
铲皮是最考究手艺的,需要铲掉浮渣、铲薄皮板,欠一点则过厚,手稍重会破了皮,不少学艺人因此望而却步。这些年,机器生产大大提高了效率,但部分工序仍然要靠人工,可谓“一半机子一半人”。
老办法制作出来的二毛皮异味大,不上档次,还易受潮起霉。经过反复试验,我将熟皮环节的配料改为化学提纯黄米植物酶,熟出的皮板更加柔软,毛色白亮,也没了异味。这些年,我还对传统式样改进创新,图案、色彩愈加丰富,制作出的围巾、抱枕等,深受年轻人喜爱,服饰更是远销海外。
讲述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围棋子(永子)传承人 李国伟
围棋,琴棋书画四艺之一。产于保山(古称永昌)的“永子”围棋是棋中上品。
明代时,先祖李德章以云南盛产的玛瑙、玉石、琥珀等为原料,熔炼、点“丹”,制成围棋子,深受文人雅士珍爱。清代时,这一有着五百余年传承史的工艺却因战乱而失传。
为找回“永子”炼“丹”技术,我查阅大量古籍,经过上万次的配比实验,终于在2009年3月成功复原了配方。当阳光透过围棋子、折射出碧玉色泽的一瞬间,我体会到的,不只是20年努力的值当,更有非遗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制作围棋子,要经过选料、研磨、配料、熔炼、滴制、打磨等9道工序。其中,配料和滴制,堪称“永子”的核心技艺,而配料最为关键。烧制过程中,黑白棋子的配料要分别组合、反复调试,料量比例出现哪怕一点点偏差,烧制出的围棋子成色就会大打折扣。
滴制,是将配料点“丹”成形。将调配的原料,放入一千多摄氏度的焦炭火炉中熔炼,用滴棒蘸取汁液,滴制到铁板上。这看似简单,实则不易。在高温环境下,不借助模具,仅凭手感确保一副围棋361颗棋子大小误差不超过0.5毫米、重量精确到毫克,必须做到心如止水,这全靠多年练就的手上功夫。
“永子”围棋制作技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我有机会到欧美、东盟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展示,推动“永子”文化走出去。2019年,“永子”围棋进入国际大赛赛场。
讲述人: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新疆艾德莱斯研发推广中心设计总监 程应奋
一千多年前,种桑养蚕、缫丝纺织技术,从祖国内陆一路向西,传入新疆,催生出独具西域特色的丝绸——艾德莱斯。
扎经染色,是艾德莱斯的灵魂。图案不是画于织好的布面,而是描在经线上,俗称“经线显花”。将经线扎成股,描点定位,用玉米皮包裹不需染色部分,浸入天然染料中着色,晾干后,再次扎结、染色。先染大块和浅色部分,再染小块和深色部分。需要几种颜色,就扎染几次。扎结的接口部分,由于丝线受力不同,形成参差错落的自然色晕,让织物别具风格。时至今日,扎经染色环节还是纯手工操作。
因为梦幻般的丰富色彩,艾德莱斯被喻为“布谷鸟的翅膀花”。古时染料,多从植物的根、茎、叶、花及果实皮壳和矿物质中提取,种类有限。近现代化学染料出现后,配色更为丰富。
扎经染色后,整经、分线,再上机织绸,在咣当咣当的织机声中,一匹匹艾德莱斯绸流入世间。
艾德莱斯工艺,靠的是心口相传。至今,新疆还有3万多艾德莱斯匠人。2008年,织染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2014年开始,我尝试把时尚元素注入艾德莱斯,古老的织造技艺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先后8次在中国国际时装周上,以艾德莱斯为主题做新品发布,还将部分作品带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流参展,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
我们东源村人世代传承木活字印刷术,迄今800多年了。
书写、雕刻、捡字排版、上墨印刷……要经过十余道工序。“写”和“刻”,是木活字印刷术中的关键工序。执毛笔,将字写于木块上,用的老宋体,且需反写。刻时,要“先横再竖”,丝毫马虎不得,一个厘米见方的字,往往要刻上十几分钟,静心运气,方能“功到字成”。这备用的字模,得两三万颗才够。
印刷前,从储字盘中挑出目标字块,吸满墨汁,排列整齐,将湿润的纸张覆盖其上,用鬃刷在表面来回扫动。待纸张泛出均匀墨迹,一张印刷品变成了。这看似简单,门道可不小,润版次数、墨汁浓度,需根据春夏秋冬四季的湿润度及温度予以调整,凭的是多年积累的经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由演员组成方阵,用木活字印刷术展示了汉字“和”的演变过程。2010年,它以“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名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年来,政府实施木活字印刷活态传承发展工程,我就想着让古艺绘出新风尚。今年5月,“520”当天,我用老手艺制作了100多份复古婚书,在网店很快销售一空。我还受邀以木活字印刷术为大学新生手工印制录取通知书,深受好评。
萨塔尔是维吾尔族传统乐器,上部细长,下部似瓢,整体如簪一般,取桑木制成,声音悦耳明亮。
我家三代都是乐器匠人。我从15岁开始学艺。
上好的萨塔尔,无论是选木料、制琴箱、做琴杆、整面板,还是打磨、上弦、刷漆、装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细节的处理,都很有讲究。
选材,最好是80年以上树龄的雌桑树,其木纹平滑、密度均匀。树龄越长,制作出的乐器越结实、耐用。特别是琴箱,要用整段桑木挖制而成,取树根至树主干两米内的部分,每段长度50到60厘米。
说到琴箱,那真是“时间的沉淀”。桑木胚要经过20到30年的自然风干、阴干。制作过程中还要歇几次,为的是等木头干透,不然容易开裂。我用自制的砍刀掏挖桑木段,再一点点打磨到2到3毫米厚,太薄或者太厚,都会影响音色。
所有环节中,数琴体装饰最烦琐。一把140厘米长的萨塔尔,装饰花纹有几千个,没有耐心根本做不来。我和妻子先将装饰片一个个裁剪出来,再按照花纹的样式,一片片粘在琴身上,粘出当地人喜欢的蛇形、麦穗形、锯齿形图案。现在的手艺人多用机器雕花,可我还是习惯了手工,费时费力一些,却让萨塔尔多了一份灵气。
每当有远方的客人来,我都会拿出萨塔尔,为他们弹奏一曲。如今,村里的年轻巴郎子纷纷承继我的手艺,一块奏响了共同富裕的新乐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以麻织成夏布印花。至清代时,发展出以麻布为载体、以纯天然黄麻纤维设色的麻质画。因为防腐防虫防霉变、不易龟裂、可揉折、不褪色,麻质画被誉为“千年不烂软黄金”。
一副麻质画,需经选麻、染色、晾干、筛选、构图、上胶、上色、勾勒等步骤。选择有硬度、韧度的原麻,染成不同颜色,用剪刀绞碎,细至粉末状,用做颜料。
从前都是手工剪制,将一根根长达2米的麻绞碎,双手都会磨出水泡。如今,有了切麻机,麻粉末制作更轻松,也更加细腻,大大提高了麻质画的质感。
做画过程,一是“刷”,用毛笔蘸上胶水,在麻布画板上,勾勒出想要的图案;二是“撒”,各色麻粉末于手指捻搓间,跃然画板之上,一副层次感丰富的麻质画就成了。“撒”颜料,看似简单,却十分考验画师的功夫。
画面的最终效果,全凭手指间的捻搓来把握。颜料撒下时,颜色层层叠加,底层的基色会被下一层的粉末完全遮盖。撒完后,吹走多余的粉末,完整的画面才能呈现出来。
我曾是黄麻纺织厂制作麻质画的技术骨干。1997年工厂倒闭了,我对麻质画的热爱却延续下来。您看到的这副作品《花开盛世》,是我为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而绘制,今年作为湖南馆特色展品展出。左右两边正盛开的牡丹化紧紧相连,象征着两地共同繁荣昌盛。
犀皮漆器,因漆面纹理与犀牛肚脐花纹相似而得名。若从出土的三国犀皮漆羽觞杯算起,至少有1800年历史了。
到近代,犀皮漆制作工艺几近失传。为让犀皮漆工艺“重生”,我从古籍中汲取灵感,经过十年试制,终于取得成功。
犀皮漆,是不动刀的技艺,制作过程却很“熬人”。从设计、制胎骨、上漆、裱布、做漆灰,再到打磨抛光、细节处理,要耗时一年以上。胎骨,是漆器的“根基”,一件漆器能否长久保存不变形,就看胎骨的木性“稳不稳”,胎骨的线条是否挺括。
打埝,是犀皮漆工艺的灵魂。“埝”,指的是胎骨上不规则的突起,是不刻、不雕、不描,却能形成迷人肌理的关键。
“打埝”,并没有固定模式,匠人用丝瓜瓤子,把和着鸡蛋清等物质的生漆,小心翼翼地点在胎骨上时,手法、经验、想象力,甚至心情的差别,都影响最终效果。显出纹理后,以砂纸和丝绵多次抛光,再用手掌皮肤反复快速地摩挲,漆面会生发出独特的温润光泽。
旧时入漆的色料,一般是银朱、石黄等矿物质,色泽凝厚,不透明。我尝试以金属入漆,借助其折光性,漆面更加灵动绚烂。
犀皮漆技艺复杂,历代匠师多秘而不宣。2011年,我公布了自己研创的全套工艺。有人不解地问我:“你不怕被‘抢饭碗’?” 我说,传承非遗要算“大帐”,只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老手艺才有活路!
锦州满族刺绣,又叫“针绣”“扎花”“绣花”。原本跟满族人的性格一样粗犷热烈,因为吸收了中原、江南等地区的刺绣技艺特色,又多了一份细腻典雅。多用在服装、门帘以及枕头上,表达人们对富贵平安、吉祥如意的美好愿望。我出生在辽宁锦州的一个满族家庭,作为第五代传人,我师从母亲。
绣前,先要构图。飞禽走兽、花草鱼虫、人物故事等,都是手艺人爱绣的花样。将花样分解成不同的几何图形,定好每个图形在纱布上的位置,然后,从纱的边缘开始查纱眼,每一针的落点都务必“心中有数”,根据图形变化,算好每针之间纱眼间隔。“疏能跑马、密不透风”,是绣品完成后呈现的图案布局效果,虚散的留白空灵超逸,密聚的点染风吹不透,类似国画的疏密有致,表现出虚与实的强烈对比、图案的空间节奏。
对颜色的处理,尤其有技巧。以绣牡丹为例,一般要用到四种颜色,分四层绣完,每层仅用一种颜色,四层叠加,呈现出整朵牡丹的面貌,有专家形象地称之为“层层剥皮”。这一点与苏绣的渐变颜色大不相同。
浮雕绣,是我吸收融合苏、湘、川、粤几大名绣针法,独创出的一种仿真绣法,特点是针法细致,立体感强,目前已经申请为专利技术。
马头琴是蒙古族乐器,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宋时期的拉弦乐器奚琴,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相传,有位牧人为怀念死去的小马,用其皮、骨、鬃、尾做了一把琴,并在琴柄顶端雕刻了马头,故得名。
我出生在呼伦贝尔草原,从小听着父亲的马头琴声长大,那宽阔雄浑、深沉悠扬的旋律,在我心里悄然扎根。我17岁开始学习马头琴制作技艺,6年方学成。
马头琴有琴头、琴杆、琴箱3个主要部分。琴杆长、琴箱小,便于演奏时夹在两腿之间。那琴箱面板平整不曲,音梁部“强硬粘合”,发起声来高亢明亮。
老话讲“爷爷辈攒料,孙子辈做琴”。一块上乘木料得经十年自然风干,不攒不行!除了有好料,好的马头琴还要“声”“型”兼备,这功夫全在马头雕刻和声色调制上。
马头琴,马头是灵魂。雕刻马头,需以“灵感”触“灵魂”:马头千姿百态,就连鬃毛也有立鬃、披鬃、飞鬃之分,有倔强之姿,亦有嘶鸣或奔跑之态,而每一种造型都承载着一份匠心。
声色的调制,则要慢工出细活,边听琴箱发声,边打磨琴箱板面厚度,循环反复直至声色达标。装完琴后,还要微调,即通过调节音柱位置来消除抛光等后续工序对琴箱的影响,使马头琴响起便是那古老苍凉、凄楚雄壮、绵长奔放的声色。
随着制作工艺不断创新,马头琴的音域已扩展到5个声部,能单独完成多声部合奏。北京奥运会圣火在松原传递时,2008把马头琴齐奏,创下吉尼斯世界纪录,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震撼了世界。
在咱们老北京的传统里,八月十五中秋节,家家户户吃月饼、拜兔儿爷。
兔儿爷是北京彩塑的一种,有四百多年历史了。原型是封神演义中的长耳定光仙,兔首人身,身穿金甲,或着官服,背插小旗,憨态可掬,又不失威严。
兔儿爷的制作流程并不复杂:先制泥,再制坯,最后彩绘。可每个环节的讲究都不少。就拿制泥来说,要在泥土中混合一定比例的棉花。至于棉花占比有多少、粘性达到什么样的状态最合适,就靠手艺人的手和眼对泥料状态的感知了。
彩绘上色是关键一环,从上往下画,颜色由浅到深。最难的,是给兔儿爷“开脸儿”。兔儿爷有没有神采,就看眉眼鼻嘴这寥寥几笔到不到位。想画好这点睛之笔,全靠长期练习,我干这行五十几年了,还不敢说已经做到下笔有神。
我曾经带着兔儿爷,参加台北市的一个民俗展览,几位八十多岁的老者看到满桌的兔儿爷,顿时老泪纵横。我一问,才知道是“老北京”了。我想,对老者来说,兔儿爷不仅是儿时的回忆,更是连着故乡与他们之间的那根“线”。
“老北京”看到兔儿爷,自然是感到亲切,怎么让年轻人也爱上兔儿爷呢?这几年,我在兔儿爷的传统形象上做出创新,推出了“十二生肖”“北京中轴线”等多个系列兔儿爷形象。年轻人,最喜欢新鲜玩艺儿。这样一来,就吸引了不少年轻人跟我学彩绘。还有的学校也请我去给孩子们上课……如今,虽然忙,心里别提多来劲了!
泥哇呜是一种流传于西北民间的传统乐器,用胶泥制成,因吹出声音近似“哇”“呜”,故名“泥哇呜”。
这种可以把玩在手的小巧乐器,制作起来有十几道工序。选料,最好是黄河岸边的黄胶泥,自然沉淀、柔韧细腻,几无杂质。经粉碎、和泥,入缸发酵半月,再炼泥、塑型、打孔、调音、烧制。
单就炼泥来讲,就很有讲究:必须排净空气,先前是用手一遍遍揉,现在改用炼泥机,效率高了不少。
泥哇呜在阴干、烧制前后,需调音、校对。调音环节可谓“一刀定乾坤”,要用调音刀,在发音口切出如同刀刃般的面,稍不留神,挑掉一块,就成了废品。以前,辨识调音全靠两只耳朵,难免有误差,现在借助电子调音器,一边吹奏一边校准,一调一个准儿。
泥哇呜最早是用来传递信号的,音孔少、音域窄,吹来吹去就是“老一调”。我尝试十多年,从2孔增加到10多孔,将音域拓宽,可自由换调,于高亢激越与低沉舒缓间切换,还能演奏流行曲目。
如今,泥哇呜越来越“潮”,外形也增加到牛角、鱼鸟、扁豆、蝴蝶等近40种,我还引入黄河、岩画等元素,雕刻精美花纹,光溜溜的泥哇呜有了形态美。
传统手工一件件捏制,很难满足市场化需求,我发明了复模制作,一次成型、规模生产、统一调式,光模具就有30多种,每年国内外订货量十几万只。我还把泥哇呜制作技艺和吹奏之法带进校园、带出国门,古老乐器的“新声”传得越来越远。
早在明初,益阳竹器即成行业。到清代,益阳已是驰名江南的“竹器之城”。
我出身手艺人家,小时候常去家附近的竹艺厂玩耍,看到一根根笔直的竹子,在老师傅手中“郁”成精美的竹器,由此对小郁竹艺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湖南益阳方言中,“郁”是将竹以火加热变软后,再拗造出各种样式器物的意思。在“火郁成型”过程中,手艺人全凭经验把握“火候”。加热时间太短,竹材难以“郁”型;反之,又会烧焦。要想练成“郁”竹手艺,必下一番苦功夫。
制作一件竹器,须经选料、下料、烧油、郁制等三十多道工序。用麻竹制骨架,以毛竹做部件。将竹节刨平后,再烧油,为的是蒸干水分,烧掉表面杂质,使竹材表面干净、光滑。用火烤时,竹材中的糖分会受热排出,看上去,像是出了“油”,还能防霉防蛀。
从前,大到竹床竹柜,小到竹扇竹灯,每道工序都是纯手工。如今,借助电子设备代替打磨、下料等工序,既省时又省力。我尝试用小郁竹艺制作了手机架、车挂等小产品,很受欢迎。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竹常被历代文人墨客赋予刚直、有气节等人格化的精神象征。我将竹文化与小郁竹艺结合,与中小学校合作,开设“小郁竹艺劳作课堂”,传承小郁竹艺。
鸡油黄,又称为“御黄”“黄玉”,因色泽、油润度酷似母鸡腹中的鸡油而得名。
鸡油黄琉璃起于明初,盛产于清雍乾年间,专为皇室和宫廷所用,严禁民间生产。后来,原料配方一度失传。
我的祖上乾隆年间曾参加御用鸡油黄料器制作。叔叔和父亲他们为了“复活”这工艺,经过10多年反复试验,终于在2007年取得成功。
制作鸡油黄琉璃,一靠配料,二靠工艺。料配好后,投至窑炉中,烧至1300多摄氏度熔化,再蘸取、拍打、吹气、搓圆,每个步骤务必干脆利落,不能拖泥带水,因为液态的琉璃一旦离开窑炉,就会迅速变硬。成型后,放到退温炉里,退温十几个小时,取出毛坯,打磨、抛光。然后,根据设计好的图案,雕刻花纹,让它更多一些“文化味”。
行内有个说法,叫“十缸九不成”。制作过程中,用料、火候都要恰到好处,稍有不慎即成废品。100件中,能出10件精品,就算很不错了。
传统技艺如何适应新时代,是我一直认真考虑的问题。从16岁开始学艺,干这行当40多年,我不断地对材料、工艺技术及器型设计进行改良,如今,成品率和色泽纯正度都大大提高了。
我还独家研制出以鸡油黄废弃熟料生产“鸡肝石”的工艺,既节约了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2013年,我成功申请国家发明专利。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各大展览评比中获奖。
我的家乡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世世代代以制毛笔为生,“汝阳刘毛笔”由此得名。据《项城县志》记载,汝阳刘毛笔,源于秦朝大将蒙恬所创的“蒙恬笔”,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在制笔这个行当,素有“北有汝阳刘、南有湖笔”美誉。到我这儿,有名讳可考的制笔匠人,已传了66代。我16岁进厂学徒,从打扫卫生、清洗工具开始,到上手做工,将毛笔厂的活干了个遍,最终精通了所有制笔工序。
汝阳刘毛笔工序严谨,总计有128道,其中齐毛、垫毛、切毛、梳毛最为关键。这些“理毛”功夫,都是精细活儿。拿梳毛来说,要一遍又一遍慢慢地梳,直到把杂毛一根根挑出来夹掉,使笔毛柔顺有光泽。选料也特讲究,狼毫要选刚中有柔,羊毫要柔中有刚,兔毫要富有弹性,然后按照长短粗细归类,不可错置。
行话说“制笔如做人”。一支好毛笔制成时,需兼具“四德”:一是“尖”,笔锋尖锐;二是“圆”,笔头圆壮饱满;三是“齐”,润开压扁后毫毛整齐如凿;四是“健”,运转书写时,笔锋劲健有力。做到这四点,贵在手艺人一毫一厘的操持,来不得半点马虎。
做一个守正创新的“制笔匠人”,是我入行40多年的坚持。我独创“头刀贴锋”技术,使制作出的毛笔笔头顶口齐、无杂毛废毛,既便于含墨,又软硬适中,运起来婉转自如,锋颖清晰;我发明的狼毫“干磕干压”技术,使笔锋、毛锋根根上顶,在性能上开创了狼毫制笔的新境界。
“青神竹编”历史悠久,早在5000多年前,青神县的先民便开始用竹编簸箕养蚕、编竹器家用。
传统“青神竹编”只用于日常生活,要想成为艺术品,那就费些功夫了:一件精美的竹编成品,需经过选竹、锯竹、刮青、去黄、分层、晾晒、刮薄、三防处理、染色、开丝、编织、整理、装裱等十余道工序。
竹片越薄,越有韧性,所以要启篾。启篾,就是把竹块分层启出篾片。厚时用刀,薄了以后直接用手开。不停地一分为二,直到将不足1厘米的竹片,剥成24层薄“纱”,最后化身为薄如蝉翼的作品。
对竹编艺人来说,徒手启篾是个绝活。将启出的篾片在手中均匀用力,不停地折弯,使内部竹纤维条理分明增强韧性后,再开一道小口,分开两篾片,夹于食指和中指之间,轻轻往下一拉,篾片便在悦耳的“沙沙”声中应声而开……
我做竹编也有60多年了。这些年,在继承传统技艺和开拓创新方面做了一些探索。“看图编织”便是我发明的一项竹编工艺。用灰色编织天空,用深灰色编织地面,用原色编织物体形状,让平面竹编有了很强的立体感。2008年,我又突破最难的过渡色问题,研制出“彩色竹编”,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
为了做大做强“青神竹编”,我自1984年起举办竹编艺术培训班,共培训近3万人次。我还将“青神竹编”艺术传播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获得国际竹藤组织认证颁发的“国际竹编工艺美术大师”奖牌,成为该组织成立20年来获此奖项的第一人。
“锦衣旗袍诗,曼玉花样时。”旗袍,从小就美进了我心里。姥姥是满族传统的大家闺秀,一身蓝色旗袍定格了她的端庄与优雅。从小到大,姥姥也以旗袍打扮我。
后来,学习服装专业的我拜满族旗袍制作技艺传人刘淑芬为师,承袭了这门在吉林市延续三百多年的老手艺。
制作满族旗袍的料子,有主辅之分,材质相近,又薄厚有别,搭配起来才会相得益彰。裁主料时,要从料子上抽一根丝,俗称“抽丝断料”,而后,用针把料子固定在案板上,熨平整了再裁剪,以正衣料。备好的料,不能立马缝制,要先经刮浆,这浆须刮得均匀、薄厚适宜。
满族旗袍,源于“旗人所着之袍”,富有传统与民族风味。它轻剪裁、重装饰,一件袍子要在领口、衣襟、袖边等多处进行滚、镶、嵌,多则“十八镶滚”。有时还要拼接,接缝处也需镶嵌花条。经精雕细琢后的袍上图案,纹样丰富,有龙凤、祥云、花鸟等,讲究的是“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
2010年,我和刘淑芬老师一起,纯手工还原了一件清朝宫廷旗袍,在上海世博会展示时大放异彩。我就想,如何让满族旗袍这朵惊艳了岁月的花朵重新绽放?还是要让它从锦绣华服回归寻常布衣!
和其他传统技艺一样,满族旗袍受到时代潮流冲击,成品也不热销。我尝试“面料再造”,在保留传统样式基础上,创新图案造型等装饰元素,让它更有生活气息,很受年轻人欢迎。
这些年,随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手工纸又受到人们的青睐。从一根竹子到一张纸,全手工生产,足足要6个月。
岭上,砍下刚长三四芽的新笋,引泉水浸泡3个月使其腐化。待软烂,即刮去青皮,锤散,再随纯碱一起加水熬煮,后洗净麻丝上的石灰和杂质。接下来,再经过30天的热水浴和踩麻,方可打胶落槽。
到了这一步,还需一舀一端、一挑一送,抄纸两三次,最后烘干修边。经过如此五大步骤几十项小工序,一张张竹纸才能走进千家万户。
俗话说:“采麻的杂工三斗米,焙纸的师傅一担米,造纸的伢子一辈子。”旧时,采麻和焙纸,只值三斗米和一担米的薪酬,要学就这门手艺,付出的努力却是一辈子。18岁开始,我就跟着父亲学艺,如何把握竹穰和竹麻的比例,怎么过碱去杂,样样都是学问呢。
目前发现最早的纸书,其上墨书跨越两千多年时光,仍清晰可辨,靠的是自然发酵工艺,不上潮、不易碎、不渗墨、不褪色。当然,传统技法也要“拥抱”新工艺。以前光着脚踩麻、抄纸,需要两个人配合,我捣鼓出扛帘木架后,一人就够了。我还设计出木榨滑轮装置,让传统人力踩压成为历史。
村里将非遗和研学、文创相结合,建起了古法造纸研学馆,一波波美术师生慕名而来,临走时都不忘买上几叠手工纸。
大方漆器,是最早在国际上获奖的“贵州三宝”之一。
我们大方县盛产优质生漆,彝族先民从明代便开始制作皮胎漆器。漆器绝大多数用的是木胎、布胎,而我们是用牛羊等动物的皮做胎,硬度和张力更佳,也更经久耐用。漆好、胎好、纹饰好,让大方彝族漆器“好上加好”。
大方漆器被誉为“雕琢时光的技艺”,一是学艺时间长,过去曾有“学三年,做三年,帮三年”之说,我从25岁学艺,到现在已经33年了,依然还在学习呢。二是制作时间长,一件漆器,需要历经制漆、制胎、灰底、漆底、装饰5大工艺,至少58道工序,起码得半年时间。
将优质黄牛皮胎底风干成型后,让大漆充分渗透;紧接着用粗灰、中粗灰、细灰髹涂在胎体表面,每道灰底干后粗细打磨;再用生漆和色漆髹涂6至12道漆底,再进行描金填彩、蛋壳镶嵌、打捻等装饰工艺;最后用食用油等反复擦拭推光,直至亮如镜面,触如婴儿肌肤。一件漆器2至6年后,方能达到兼具亮、光、滑、嫩、浑厚为一体的形态。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走遍了贵州台江、丹寨、关岭等少数民族地区写生采风、收集素材,借鉴油画、版画、剪纸等艺术表现形式,陆续创作《古彝夜舞》《索玛花开》《图腾捧盒》等作品,并多次在国内外展演。我们还与贵州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漆艺教学与创作基地,并定期开展传承人培训班,先后传习授艺200余人次。
老话说,纸寿千年。纸张就像人一样,也有生老病死,会罹患霉变、虫蛀、鼠啮、酸化、老化等“病症”。
我们古籍修复师,就是“书医”。修复一本(套)古籍,时常要花好几个月。你这段生命,便和它难以割裂。往小了说,修书就是修行修心;往大了说,修书就是赓续民族文脉。
治病要千人千方,古籍修复也讲究一书一策。古籍纸色装帧不一而足,破损原因各有不同,残破状态千差万别,必须要有相适用的修补方案。
拿到一本待修的古籍,首先要核查、拍照、除尘,检查书籍的版本、册数及破损情况。然后测纸张酸碱度、厚度、拉力、白度,进行配纸。
接着是拆书皮、撤捻、分离书叶、书叶去污、修补书叶。用针锥、竹启等趁手工具,把古籍拆解开,用衬纸、黏合剂或者纸浆补书机,一处处、一页页地为残纸做“外科手术”。当一张张纸得到修复,就要喷水压平、折叶、剪齐、撴平、捶平,再穿纸捻、装书皮、打书眼、订线,还原古籍一册册的样貌。
我的体会是,古籍修复最难的,不在于技术,而在于取舍,使之呈现出岁月里最本真的姿态。从国家图书馆藏“天禄琳琅”,到湖北省图书馆的庋藏古籍,再到民间族谱,我修复古籍数百册。
数千年前,尧通过韩家庄簸箕结识舜,留下一段“舜耕历山、簸箕问鼎”的传说。相传,韩家庄的簸箕是黄帝的孙子韩流发明的,已有4000多年历史。如今,柳编依旧作为重要媒介,联结着韩家庄与世界。
“四回的底儿,三回的帮,攘起补上三回的角……”听着柳编口诀的童声从村落院里传来,推开院门却见不到人,这是为啥?答案,都在院中的窨里!
窨是编制柳货的作坊,在地下三四米深的地方,上方开小口,一架木梯通上下。窨里潮湿、避光、无风,让浸软的柳条保持最佳可塑性,编出的柳货密实坚挺、式样好看。
韩家庄的窨星罗棋布,一捆捆柳条递进窨里,一件件柳货送出窨口,大伙儿打趣我们是“地下工作者”。小时候,我一放学就下到窨里,听大人讲古,看柳条在一挑一绕、纵横之间编成各种制式的柳货。
我9岁开始学编簸箕,一晃56年了。选料、剥皮、切劈、分料、蒸焖、晾干、浸泡、编织、定型、装边……做好的簸箕往窨口一扔,落地像块铁,用上几十年也不变形。
扬米去糠晒干货,都离不了柳编簸箕。簸箕结实耐用的诀窍,全在这十个指头和一把力气上。穿插掩映看似轻松,实则每根手指都在和极具韧性的柳条暗暗较劲。在定型过程中,更需要手抓脚踏,用全身力量压柳塑形,才能制作出元宝形和九凤朝阳、八仙过海等形态各异的簸箕。
瞧,这是我编的“H”字牌柳帽,参加过中国第七届特色农产品博览会,“H”就代表着韩家庄。
唐三彩是一种烧制于唐代的彩色釉陶,因多呈现黄、绿、白三种釉色而得名。
我们村在邙山陵墓群核心区,仿制唐三彩,在村里已很有些年头了。我算是这技艺的第七代传人。
小时候,我就蹲在窑炉旁,看着父亲烧制唐三彩。
仿制唐三彩可不容易!从选料、塑形到翻模、烧制,要经过72道工序。单说选料,就大有讲究。唐三彩要经过两次烧制,首次烧制前的胎体是用碾碎的石料混合黏土制成,石料好,烧制的素胎才白净;上釉后,再进行二次烧制,色彩便鲜亮起来。为了找到合适的石料,我经常花费数周去石料厂,有时还自己上手挖。
塑形,最考验手艺。比如三彩马,身长要略大于身高,整体线条才流畅;尾巴做短,才能体现肌肉与力量感。最重要的是马头,脖子歪的程度、嘴巴开合的角度,都有讲究。差以毫厘,形神就不对了。一件完美的唐三彩,往往是踏着万千碎片而来的。
唐代那些不知名的匠人在前代单色釉陶的基础上,烧制出独一无二的唐三彩。在传承中不断创新,我尝试用传统三彩烧制技艺制作当代艺术作品,希望这项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北周庾信《和咏舞》诗曰:“洞房花烛明,燕余双舞轻。”“点花烛拜堂”的婚俗,在苏南一带流传至今,“苏南花烛”久负盛名。
我接触“苏南花烛”,就始于姻缘。1988年,经同事介绍,我与爱人相识,她爷爷是当地唯一做龙凤花烛的艺人。第一次去她家,见到精美的花烛,我一下子就着了迷。从此跟着爷爷学艺,一晃34年了。
“苏南花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蜡烛和插花。花烛嘛,功夫在插花。花样有龙、凤、鹤、鹿,有牡丹、蜡梅,还有各色人物,通常做成龙戏金珠、凤穿牡丹、八仙过海、鹿鹤献寿之类的吉祥图案。把花制出来,再插到蜡烛上,都是技术活:剪纸、熔蜡、浇铸、彩绘……每道工艺都游走于方寸之间、精细到毫厘之上。
蜡制品薄,易碎。我第一次给蜡制八仙上色,笔尖刚一碰到,蜡人就粉碎了。爷爷笑我“用力过头了”。他说:要有“捉鬼功夫”,动作要比那“鬼”还轻还柔。
拿制牡丹花来说,小汤匙似的模子,在红蜡里一蘸,再在白蜡里一蘸,一瓣白边红花成了!这一落一起,深浅、快慢都讲究得很。把近百片花瓣粘到直径5厘米的黄板纸圆锥上,也要掌控好时间:短了,花瓣从模子上脱不下来;长了,蜡就硬了,粘不牢。
为了将这门喜庆的手艺代代相传,在我任教的横扇中学,“苏南花烛”被列为特色课程。每回在课堂上,孩子们将亲手制作的花烛点燃时,总会发出一片惊叹声。
京剧脸谱、表演礼服、主题漫画……你能想象这些物件,都是用草编出来的吗?
大名草编,是老手艺了。在清代中期,大名就有做“回春帽”的习俗——女孩出嫁后的第一个夏季,要从娘家给男方拿几顶自己编的草帽。如今,大名家家户户做草帽和草帽辫,除了自用,还可以卖钱。
大名草编的材料多是小麦秆,编织手法多样,有编辫、平编、绞编、立编、编花等数十种。最见功夫处是编辫:先选好麦莛,六节的麦秆,能用来编织的是麦穗以下、第一节以上的茎秆,二三节作配料,其余掐除。将选好的茎秆在水中泡软,就可以编辫了。
我最初学的是七股辫,取5根麦莛起头,在手中上下翻动,麦莛一开一合,像舞动的蝴蝶。十多岁时,我就学会了草辫的多种编法。
1988年秋,一本京剧脸谱让我产生灵感:草编是否可以和脸谱结合?构思、绘图后,经过选、蒸、漂、染、绣、串、缠等十几道工序,我创作出草编京剧脸谱。没想到,甫一问世,便很受人们喜爱。
我又尝试着把剪纸、绘画、刺绣等技艺融进草编艺术,制作出屏风、十二生肖、表演服装等物件。将最传统的草帽缩微到蚕豆大小,制成发卡,也成了抢手货!随着产品花样不断创新,市场也打开了,大名草编真出了“大名”。
这几年,我经常到中小学上草编技艺课,还带动两千多名群众,靠做草编走上了致富路。
瑶绣,是我们瑶族服饰最出彩的部分,用作头饰、袖饰、襟饰、腰饰,处处见巧心。
以前,在我们广西贺州,瑶家姑娘的嫁衣都是自己亲手绣。种棉、纺线、织布、染色、剪裁、刺绣、成衣,这全套手艺,都由制作婚服习得。瑶话常说“女孩不会绣花,找不到郎家”,可见刺绣在瑶胞生活中有多重要。
贺州瑶绣以红、绿、黄、白、黑五色丝线为料,用黑、蓝、白布打底。瑶乡的山水景物,经绣娘巧手,化为千奇百态的花纹图案。与其他绣种不同,瑶绣是在中心处下针,从里往外绣;又以“反面绣”为特色,从布料反面下针,在绣品正面呈现图案,要求极精细,一旦出错,便前功尽弃。
绣娘刺绣,没有现成的图案,如果有,也是刻在绣娘脑子里。对于有语言没文字的瑶胞来说,瑶绣同瑶歌一样,是记录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一个图案,都蕴含一个动人的故事;每一种绣法,都有一个神秘的传说。
从小在母亲身边耳濡目染,我对瑶绣手艺熟稔于心。贺州瑶绣虽有两千多年历史,但因绣娘大多是“关门绣花”,所以“养在深闺人未识”。2004年,我到杭州打工,看到苏绣的兴盛,很受震动,便决定回乡创业,要让瑶绣这非遗文化大树上的枝丫,重新开出万千花。
这些年,在政府扶持下,我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一系列精美实用的产品。2016年,我创作的《瑶族盘王印章》《年年有鱼》2种刺绣图案作品,还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用于商务笔记本的封面装饰。
小说《金锁记》开篇,把上海的月亮比作“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珠”。
“朵云”是旧时书信的雅称。朵云轩从南京路附近一家小笺扇庄起家,120多年来,木版水印制笺没有断过。朵云轩的信笺,确可作为近代上海的一种文化符号。
说十年磨一“笺”,不是夸词。每件作品,都是时间“堆”出来的,靠的是简单的工具、精妙的技艺——所用工具不过毛笔、拳刀、棕刷、棕耙这些,工序则极考究。
首先是勾描,要根据原作用笔的干湿浓淡和设色的微妙变化,分组分版勾摹在雁皮纸上。色彩和笔墨简单的,要分十几套版,大幅的甚至分到几千套之多。
接着是刻版。拳刀就是一种画笔,顿挫之中,看得见轻重缓急。刻制成大大小小的饾版后,就可以水印了。要选用原画所用的颜料,掸刷在饾版上,再按次序把所有的分版套印在宣纸或画绢上。
有人说,木版水印是个“深坑”。的确,工艺之繁复,工本之浩大,难以计量。浅深浓淡之间,一丝一叶之微,全靠自己把握。哪怕重复一道工序,每天的状态也不一样。因此,从事这项技艺的人会觉得,永远在学习,没有终点。
这也是它的魅力,一旦“入坑”,你就会深深爱上它。我生活在一个手艺人家庭,从小跟着做木雕的父亲干活。从中国美院国画系毕业时,我放弃成为画家的梦想,加入木版水印的事业。
这几年,我们从大量的尺牍信札中寻找线索,新雕印了60多套笺作。每一张小小的笺纸背后,都凝聚着数不清的“繁烦”,但我们乐此不疲。
古人说:“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凡有古建筑处,总能见到砖雕身影。砖雕,是藏在建筑里的文化印记。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凤岭乡于河村,由晚清匠人创立的魏氏砖雕,传承已120年,当地人俗称“硬花活”。
魏氏砖雕有软雕和硬雕两种,分属窑前雕、窑后雕,制作工序大同小异。硬雕因烧制后再塑形,最见功夫,仅硬刻这一环节,就有打磨、构图、雕刻、细磨等多道工序,用到的工具数十种。刻刀在青砖上游走,留下或深或浅、或笔直或曲蜿的线条,拂去屑末,山水花卉、龙纹脊兽、人物形象跃然其上。细磨以后,会透出意想不到的精致细腻、气韵灵动。
让青砖成为艺术品的过程,融进了阴刻、阳刻、浅浮雕、高浮雕、透雕等多种技法,往往穿插进行。12厘米厚的砖,最深的要雕6厘米,一花一叶都要错落有致、线条流畅。力道把握很关键,稍不慎,动物的胡须、花的瓣、草的根茎就会裂纹或崩碎。遇到大件硬雕,得根据定制尺寸,将多块青砖打磨拼接,再逐一雕刻,没有硬功夫可拿不下来。
艺术传承,既要遵循古法技艺,又需不断创新突破。我是魏氏砖雕第四代传承人,师承岳父魏世祥。我用棉花替代动物毛发,解决了砖块烧制中开裂和配料短缺难题,又将雕刻内容从“纹龙脊兽”等几种,拓展到梅、兰、竹等百余种艺术形象。
有了工艺创新,又有现代化设备加持,传统魏氏砖雕有了旺盛的生命力,新产品增加到三百多种。
咚—咚—咚!……又一面新鼓做成了,心里真舒坦!
老汉我今年70岁,干制鼓行当50多年了。我们家在大黄村算制鼓世家,“大黄制鼓”传到我这,已是第五代。
传统手工制鼓,工序几十道呢。有《制鼓歌》唱道:“蒙一皮,密钉钉,晴雨天,音不变。”其中说到了几个主要工序:制鼓圈、制鼓皮、张鼓、定鼓音。
制鼓圈,又称制鼓腔。选材最好是家槐、桑树、榆树和桐树。将木板按需截段,打上墨线,锯成弓形,晒后炕干,用自制牛皮胶黏合成严丝合缝儿的鼓圈。
制鼓皮,先要把鲜黄牛皮放在冷石灰水中泡几天,捞出来,刮去皮表的毛、皮里的肉。刮牛皮是技巧活,手法轻了,刮不净;重了,又会把牛皮刮穿。牛皮的厚薄不一,也会影响鼓音。
张鼓时,把切成圆形的牛皮,蒙在鼓圈上端,牛皮四周打上孔,穿上绳子,绑在制鼓架下端,拽紧。
定鼓音,那是一个绝活,俗称“盘鼓”。鼓的大小不同,定鼓音的方法也不一样。小型鼓定鼓音时,用铁锤不断敲打鼓面,待鼓皮松活了,再将拴鼓皮的绳子往紧处勒,如此反复操作。大中型鼓定鼓音时,需要人穿着平底布鞋,上到鼓面,用脚踩踏鼓面。踩一会儿,人下来,把拴鼓皮的绳勒紧,再上去接着踩。这看起来像是在“跳舞”,却累得很,几个小时下来,浑身是汗。“跳舞”的功夫到家了,鼓面会更有张力;张力足,鼓音才会清脆浑厚,传得久远。
伴着高亢的唱词,皮影艺人在白色幕布后,手持皮影,穿花般弹跳,剧中人物闪转、腾挪、摇滚、空翻……皮影戏带给了人们多少欢乐!
盖州皮影又称辽南皮影,起源于明万历二十一年。造型千姿百态,最独特之处,是眼睛特别大,从面部即可分辨忠奸善恶,比如奸臣脸上有褶,关羽则是个红脸儿。皮影人头部叫“头茬”,身体叫“戳子”,平时分开存放,表演时才组装到一起。
1978年,我拜老艺人王生太为师,学做盖州皮影。做影人,需先制皮。将驴皮浸泡、刮薄、晾干,画好样式,分解成块后开始“刀刻”。刀刻,对力道和分寸的把握格外讲究,运刀需快、准、精,根据影人的尺寸,少则百余刀,多则上万刀,要一气呵成,稍有差池,便会前功尽弃。
刀刻后,即是“上色”。在影人表面涂上颜色后,挂在通风处晾干脱水。水分蒸发后,影人便现出鲜艳的色彩来。再在表面刷上一层清油固色,用针线将各部位通过骨眼打结连缀,一副影人便完成了。
皮影是形,好的内容是核。2019年,我创编了短剧《屈伯川》,讲述大连理工大学建校初期,屈伯川先生“三顾茅庐”聘请力学家钱令希教授来校任教的故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创编了“火神山”与“雷神山”战“毒妖”的剧目,也大受欢迎。
祖辈闲暇时,将麦秆拼成画,做装饰房间的“耍玩意儿”。这门手艺代代相传。
麦秆画的原料普通,制作过程却不简单。三十来道工序全凭手工完成,技术上融合了国画、版画、剪纸、烙画等艺术手法。像选料、漂洗、蒸煮、晾晒、熨平、打磨,这些都还算好学;到后面的烫、剪、刻、雕、粘、裱,就考验人了。
最难的是“烫”。画的颜色全靠烙铁烫出来:按照事先拟好的构图,结合麦秆本身的色泽和质地,对不同部位区别轻重缓急,仔细熨碾,烙铁温度的高低变化,在麦秆表面形成深浅不同的色变。后面的剪、刻、雕、粘环节,也都需要烫。烫的温度、力度把握精准了,画面才会栩栩如生。你看,这幅在全国休闲农业创意精品大赛上获得金奖的作品《望江楼》,小桥、流水、木屋、竹林、飞鸟、人家,都是一笔一画烫出来的。
我五六岁时,就跟着爷爷和父亲学做麦秆画。
手艺传到我这儿,有了一些创新。在制作《望江楼》时,我尝试加入细沙和石子,效果居然出奇地好。这让我看到了麦秆画的无限种可能!于是,又有了炭麦画、炭末浮雕画。
前些年,麦秆画入选遂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如今成了“点草成金”的法宝,一幅好作品要卖上万元呢!
我们的干劲更足了,年创作上万幅。
湖南汉寿有这么一句俗话:“宁荒一亩田,不输五月船。”
汉寿地处洞庭湖滨沅澧两水尾闾,是“湖南传统龙舟之乡”。端午节赛龙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习俗。
小时候,我喜欢坐在木凳上,看爷爷教父亲造龙舟。锯子一拉一扯发出的“沙沙”声,留在记忆深处。长大后,我子承父业,学会了造龙舟。
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汉寿龙舟制作技艺复杂精细,从选材、制作船型、船体、放样、拼装成型,都是纯手工。拼装完成后,还要经过一次抛光、胶缝、二次抛光、油漆、画花,最后安上雕刻好的龙头。
龙头是龙舟的魂。嘴要大,牙要龅,眼要突,这样气势才足。取整块香樟木,开料、勾画、雕刻、打磨、抛光、上色装饰,经过十几道工序,一块普通的木头变成栩栩如生的龙头。上色用的是油漆,以红、绿、金、黑、白为主。龙舟下水时,还要举行隆重的点睛仪式。
制造龙舟的材料,以杉木为主,香樟为辅。木料要经历一年以上的风干,确保湿度达到标准。现在的龙舟,一般是按客户需求定制,各地习俗、水流条件和具体用途不同,设计和拼装也更加个性化。一艘龙舟用的年头久了,需要换新时,龙头一般还会继续使用,龙舟的名字也沿用不变。
入行40年来,我不断推陈出新。以前的龙舟以U型底部为主,我改成T型底部后,划起来更轻巧、更快,这项改进获得了多项国家专利。我打造的龙舟,还夺得过第四届全国传统龙舟赛金奖呢!
《光明日报》(2022年06月03日 01版)
泊里红席,相传,是春秋战国时期孙膑寓居在泊里时发明的,因色泽红润而得名。
“炕上没席,脸上没皮。”对俺们泊里人来说,逢年过节家里铺上一领红席,可是倍有面儿的事。
我6岁开始跟着大人学编席,已经编了66年。编一领红席,要说哪儿最难,一是种,二是编。
种,就是要专门种红白两色的“席高粱”。因为靠海,雨水充沛,俺们这儿种出的“席高粱”能长到3米多高。谷雨前后播种,中元节收割,晒干存起来,备冬闲季节用。
编,得提前把秆儿放水里泡上8个小时,去根、剔梢、捆坯子、破篾子、刮篾子、编隔子……30多道工序,哪一道都省不得。这真是个辛苦活,割手破皮是常事;也算个技术活,尤其是破篾子、刮篾子。破篾子讲究宽度,刮篾子讲究厚度,都求个精准,拼接不齐,席面就会凹凸不平。
编席最考验席匠的技术和耐力。红席绝大多数都是平纹编织,取若干条篾子作经条,再抽篾子做纬条,挑二压二,逐根编入。成型时要求四角端正,编道细密整齐,兜水不漏。如果有花色需求,编法还会更讲究一些。
编红席对场地也有讲究,我们现在处的这地方,叫“地屋”:地面要比屋外低个几十厘米,以此保持足够湿度,让篾子变得更柔软。
如今,村里成立了红席生产合作社。为了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镇上还请专业公司设计了好多新产品,家用的红席逐渐有了艺术味,1平方米可以卖到500多块,在市面上俏得很。
一块寻常泥巴,经酿泥、塑形、彩画、开描等十几道工序,化身威武雄健的武士、体态婀娜的舞者、端庄清俊的书生……
在宁夏六盘山区的隆德县温堡乡杨坡村,一百多年前,“家家会泥塑,户户有丹青”,男人捏塑、女人上彩,以此为生者百余人。传承下来的杨氏家族泥彩塑,如今已到第七代了。
传统泥彩塑,三分塑、七分彩,讲究形神兼备。酿泥是塑形的基础,选取当地黏性强的红胶土,碾碎后除掉杂物,加水搅拌成泥浆,沉淀24小时,添加棉花和纸浆,再用木榔头反复砸泥,泥材料才算定下来。接着,根据人体结构比例和塑形姿态立骨架,绑草,上粗泥、再上细泥,一遍遍抹,塑坯渐成。
塑形、彩画,最考验手艺。特别是人物面部刻画,轮廓、眼睛、眉毛、口红,都见功夫。点睛之处一笔成型,泥土就有了灵魂,才有文像的端庄清俊、佛像的祥和慈悲,老像的饱经沧桑、少像的憨厚可爱。
塑形绘意40多年,我研究整理了家藏彩塑造像修复技艺,带领团队在宁夏、甘肃、新疆等地先后修复彩塑和陶质文物400多件,还用3年完成了崆峒山混元阁600余尊历史文化雕塑和彩画工程。
在我手里,杨氏泥塑手艺走进校园、研学基地,由传家变成传世。我还注册公司,把杨氏泥塑工艺品推向市场,每年创收上百万元,让乡亲们既传承手艺又有收入。
《光明日报》(2022年05月22日 01版)
坭兴陶,产自广西钦州。与江苏宜兴紫砂陶、云南建水紫陶、重庆荣昌安富陶同为中国四大名陶。
要想制出上品坭兴陶,须取钦州“母亲河”钦江东岸之泥为“肉”,西岸之泥为“骨”,两相合璧,方易塑型。因泥质细腻,宜于镌书刻画,细如发丝的工笔画、小如米粒的微型书法,都能镌刻其上,体现出笔画细微、书风肖妙之美。
陶泥经搅拌过滤、拉坯成型、雕刻装饰、装窑烧制和打磨抛光,方能惊艳面世。我此生有幸,将家传的诗、书、画、印艺术融入陶器之中,也算是为传承坭兴陶尽了一点力。
坭兴陶的灵魂,莫过于经1100多摄氏度高温烧制发生的“窑变”,色彩斑斓,每器独一。历经与水相逢、受火“烤”验之坭兴陶,若能具备钢质金声、窑变五彩、造型经典、雕饰精致、内涵高雅、悦目赏心等“六德”,方为上品。
以坭兴陶制成茶具,盛水多日而不腐;用作花瓶,种养花草枝繁叶茂,所以备受欢迎。随着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原来漂洋过海身价不菲的坭兴陶,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已年近九旬。欣慰的是,坭兴陶后继有人——女儿王茁不仅继承我的手艺,更将“中山王篆”书法字体引入坭兴陶创作之中,为老技艺注入了新活力,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坭兴陶专家。我们父女俩成立艺术馆,共同传承着这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有四大名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
昌化石产自浙江省西北部的玉岩山。古时,该地隶属昌化县,因此,这种石头就取名昌化石。昌化石开采和雕刻始于战国,距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其中以“鲜红如鸡血,晶莹如美玉”的鸡血石最为人称道,昌化鸡血石雕艺术也被视为国粹。
18岁那年,我被公社选送到温州学艺。那时,打坯用肩抵,镂空放洞靠手工,一干数小时。如果不是真热爱,恐怕很难坚持下来。后来有了吊式雕刻机、台式雕刻机、气动凿等新式工具和设备,雕刻精细度和工作效率都大大提升了。
学成后,我受邀回乡创业,带徒授艺,至今已逾百人。
拿到一块鸡血原石,先要观其色相、形状、色调布局,再取势造型,因材施艺。如果把一块鸡血石比作一个人,上面的纹路就是它的血脉。我依据石料上的“血”色分布、“血”脉走向设计形制,确定雕刻方案。雕刻过程中,灵活运用圆雕、镂雕、浮雕等技法,就着底色和“血”色,依色取巧,因石配工,“血”色最大限度保留。当雕刻图案与美石浑然天成,才称得上是成功的石雕作品。
石能养性,更能传情。古时,文人骚客,拟石比人,相石绘影,心石交流。为雕刻《科技三钱》,我选择浅刻微雕,采用同一块血形分布似祥云的石料。头像以外,还配以“岁寒三友”松、竹、梅,寓意三位科学家精神高洁,丰功伟绩流芳百世。
算下来,我雕刻的作品少说也有上千件。以狮子为印钮、玉琮为基座设计制作的《各国政要肖像印章》,2016年被选为G20杭州峰会国礼,赠予与会各国嘉宾。
一枚贝壳,遗落在海里是那么平淡无奇,可一旦遇到懂它的人,就会焕发出意想不到的光华。
贝雕,就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奇思妙想臻美结合之作。
中国出土的第一条“龙”——仰韶文化的蚌龙,就是用贝壳堆起来的。大连贝雕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先民就已在贝壳上凝结扮靓生活的审美智慧。1975年10月新金县(今普兰店市)花儿山乡曾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鹿贝席镇”。
贝雕制作,工序繁多,工艺复杂,集设计、选料,雕刻、打磨、镶嵌、塑形等于一体,取绘画、书法、雕塑、篆刻等多艺术门类之所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艺术理想的呈现有了更多可能。我潜心研究出的、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贝壳软化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我运用这项技术,把含有胶质的贝壳软化成型,创作大型立体贝雕。你见到的这座贝雕天坛,直径3.2米、高3米,那个贝雕九龙壁长6米、高1.78米,均由贝壳精粘细嵌,坚如磐石。
做贝雕,外祖母和母亲是我的启蒙老师,儿子又跟我干了一辈子,现在是辽宁省工艺美术大师。孙子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也在做贝雕文创产品开发。我这样的“贝雕世家”,见证并参与了大连贝雕入选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过程。
汝窑,居“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因窑址位于宋时河南汝州境内而得名。汝窑有天青、天蓝、豆绿、月白等釉色。
老话讲,家有万贯不如有汝瓷一片。不过,宋代以后,这门手艺就失传了。
1952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发展祖国文化遗产、恢复汝窑生产”。经过几代艺人努力,豆绿釉、天蓝釉先后烧制出来,达到甚至超过了宋代汝窑水平。
做汝瓷,可不容易!选料、制坯、素烧、施釉、烧制……要经过13道工序,108个工艺环节。
找到合适的泥原料,算是第一步。泥料化验合格后,堆放在干净的露天料场,经日晒、雨雪、霜冻,充分风化,每年十月后翻堆处理一次,如此反复风化至少5年!筛出杂质后,再装磨、造浆,泥浆需经250目筛网,要求比细发还细嘞!
汝瓷的整个烧制过程,不能有丝毫马虎,即便这样,最好时合格率也才30%,那剩下的70%呢?砸掉!好不容易烧出来了,就那样砸掉,说不心疼那是假的。但老辈人传了一句话:“严师出高徒,严工出好货。”
行里还有一句话:“学样儿吃不饱,创样儿能吃好。”自从30多年前“揽起了瓷器活”,我试验出了不少新法子,比如跳刀工艺,机具高速旋转时,手持刀在泥坯上抖动,形成独特的纹路;又如,用捏塑手法制作花卉鱼鸟,贴塑到素坯上,再入窑烧制。我还设计茶壶之类生活用品,让汝瓷成了居家过日子的抢手货。
这几年,我手把手传艺,带出了十几名徒弟。我常对他们讲,无论汝瓷技艺如何创新,有一点不会变:“走心!”
叮叮叮,当当当,在姑爹一锤锤的敲打中,一块不起眼的银锭慢慢变成一件精美的银器。长大后,我接过了姑爹手中的锤子,挑起担子,开始了“走夷方”生涯。
走夷方,就是工匠背着行囊走乡串寨做手艺。早在唐代南诏国时期,鹤庆工匠便沿着茶马古道一路西行。
任何手艺,要想做好,必须下苦功。将银锭用火炉加热,熔为银水,冷却后,用锤敲打成片。要敲打多少次?怕是10万次都不止。每一次敲打,都要把握好角度和力度,丝毫马虎不得。
錾刻,是银器初成其型后,用刻刀錾出花纹。如《论语》中所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齐备顺手的工具,是赋予银器“神韵”的关键。大到6米高的白族照壁,小到戒指,要用到不同尺寸的锤子、刻刀,我都是自己动手制作。
接下来是焊接,将制好的纹样拼成完整的银器,再经过抛光、打磨,一件精美的银器便成了。
以前,焊接全靠工匠用吹火筒人工加温。吹焊时,若银器受热不均,会前功尽弃。现在,以液化气加温,可以精准把握“火候”,焊接口也更平滑。“开工”前,我会用电脑软件做模拟图,经调整后用3D打印机打出“小样”,既方便、又直观。
2018年,我被评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如今,门下有200多名徒弟,还受邀在大学开设选修课呢。
《光明日报》(2022年05月02日 01版)
黎陶,是海南黎族人传承千年的传统技艺,完整地保存了最古老的工艺特点。过去,吃饭、盛米、盛水都是用黎陶。因此,它被称为民间文化历史的“活化石”。
黎陶用土主要为高岭土,多见于田地、山里,采制陶用土,需要挖3米至5米深。母亲是镇上的制陶能手,我从小听着她的《制陶歌》长大,也经常跟着她去河边和田里挖陶土。长大后,我成了母亲的好帮手。
黎陶采用原始制陶技艺,工具很简单:和水成泥之后,用旧布或芭蕉叶包住陶泥,静置一周左右,待其黏性更强了,再将陶泥搓成长长的泥条,一圈一圈盘筑在器底上,陶器的初始模样就有了。此时的坯体还不够对称,内外也凹凸不平,需要用木板、竹条、蚌壳等工具修坯,不停地拍、刮、磨、修,然后刻上大力神等黎族图腾。
黎陶最特别的地方是在野外用篝火烧制。将阴干后的坯体放在木柴堆上点燃,烧到通红了,再洒上用华楹树皮浸泡出的红色汁水,淬火降温。星星点点的树皮水渍,成为美丽且富有变化的斑点纹饰,这样的特殊印记,让每个黎陶成为独一无二的“限量版”。用得越久,淬火斑点的梦幻感和层次感越强烈。
这些年,我经营着母亲留下的黎陶合作社。尽管现在已有条件引进更先进的淬火技术,但有不少客户反倒更喜欢传统工艺烧制的黎陶,说这叫“高级定制”。
有了市场,传承就有了基础。女儿、儿媳以及村里的女同胞们,都跟着我学制陶技艺呢。
《光明日报》(2022年04月24日 01版)
讲述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民泥塑代表性传承人 张凯
“河南张,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儿。”这童谣说的,是俺们山东惠民县河南张村制作泥娃娃的场景。
惠民泥塑,又称河南张泥塑,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多取材于传统戏剧、民间传说,八仙过海、空城计……一套泥塑,一个故事。
泥娃娃以不倒翁造型居多,任你怎么推,都笑眯眯地立在那。诀窍是中空底实,上轻下重。泥胎底座经过反复晾晒涂抹,不能太厚,也不能太薄;上半身是纸片和泥浆的混合,纸塑要一层层贴,然后用泥浆与泥胎底座合为一体。
泥娃娃不需要烧制,对泥胎的要求反而更高。上佳材料是深埋在地下的黄河淤泥,杂质少,黏性强。泥采回来后,先风化一两年,再掺入棉絮和面浆,过滤、和泥、捶泥后使用。
从取泥制泥,到上浆、擦粉、上色、开眼等,24道工序一样也急不得,仅头发上色就要上9遍。开眼是最难的,开好了,泥娃娃“精神焕发”;开坏了,就“无精打采”。做个泥娃娃,比怀个真娃娃的时间还要久!
我们这里有个习俗,“二月二拴娃娃”,这天,赶庙会的新婚夫妇买了泥娃娃,用红绳拴在身上带回家,求子纳福。正是因为这习俗,抟土造娃的手艺从明朝传到今天。
制作泥娃娃是手艺活,也是功夫活,年轻人愿意学的越来越少了。庆幸的是,在政府推动下,泥娃娃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赋予了民俗文化意味,我也在变着法子创新。你瞧,这些益智泥娃娃玩具,可拴孩子们的心了。
《光明日报》(2022年04月07日 01版)
讲述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贺兰砚雕技艺省级传承人 石飚
贺兰砚是特色传统手工艺品。原材料为贺兰石。用贺兰石刻制的贺兰砚,具有发墨迅速、不郁结、耐用的特点。带盖的贺兰砚如同密封器一般,素有“存墨过三天”之誉。
学雕贺兰砚,背石头是“第一课”。
1988年我中专毕业,被分配到玉雕厂,师承闫家砚传人闫子洋。从贺兰山口到笔架峰下的矿坑,只有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羊肠小道,我背上七八十斤石料,手脚并用,一来一回得8个小时。但每回采到上好的料,总是一路口哨一路歌。
砚成于心,技雕其意。我日思夜想的,都是怎么让库房里的这些石头“活”起来。看我成天为石头牵肠挂心,朋友们都笑我是“铁石”心肠。
贺兰石质地细腻,和婴儿肌肤一样柔润。石料一般都有两种色,一种深紫,一种豆绿,交错嵌套。有时也会有玉带、云纹、眉子、石眼等稀有形状。雕时,重在俏色,或叫巧雕。你瞧,这根自然形成的绿线,刚好可以雕成一朵荷花的秆儿,旁边的石眼,恰是一只蛙的眼睛。就着一块长石料,我雕刻成红色题材“六盘山上高峰”,你看,毛主席站立山巅,长城逶迤,大雁南飞,石与诗浑然天成。色彩、构思,加上妙手,成就一方好砚。
贺兰砚经过300多年的传承,逐渐形成相石、修坯、清底、凿形、精雕、打磨、题刻、覆蜡八道工序。如今,人们的书写方式变了,砚的实用性弱了,对审美的要求更高了。近些年,贺兰砚吸收端砚、歙砚,以及竹雕、牙雕等的表现手法,通过镂空、浮雕、薄艺等雕法创新,出落成活脱脱的艺术品。
为传承好这项非遗技艺,一些职业院校相继开设了贺兰砚制作课程,古木新枝,艺有人传,岂不乐哉?
通红的铁水,经花棒击打后撞击到高高的花棚上,点燃了棚顶的鞭炮和烟花,形成几层楼高的铁花雨,在夜空中绚烂绽放,铁水砸落在地面,又溅起遍地金花。小时候看过的一场打铁花,至今印在我的脑海里,正如诗句描写的:“火树银花幻莫测,凌虚掷地纷骊珠。”
后来,我拜打铁花老艺人李万发为师,学习这门绝技。河南省确山县的打铁花以其独特表演取胜,其过程分搭花棚、设彩、击花三部分,表演时,有舞龙队配合,称为“龙穿花”。
这一民间传统焰火,始于北宋,盛于明清,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打铁花,最讲究的,就是“打”——要将铁水打高打开。打高了,铁水才不伤到赤膊上阵打花人;打开了,铁花才会迸得欢。
秘诀,就在于一个“勤”字。我和沙子、小石块较上了劲,无数次的击打,练出了技巧,也练出了体力和勇气。记得是1988年元宵节,师父第一次让我上场,随着一记奋力击打,铁水腾空飞起,冲向棚顶,顿时,铁花四溅,铁屑漫天飞舞,观众沸腾了。
师父打破传内不传外的行规,将确山铁花绝技传给了我,我就想着,可不能在我手上失传了。20年前,我拿出所有积蓄,建起“确山铁花队”。招收徒弟唯一的标准,是对这门手艺“真热爱”。2004年的元宵节,“确山铁花队”在郑州第三届中原文化庙会一炮打响。
2008年6月,国务院公布打铁花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几年后,确山铁花走上了央视春晚,从此火遍了全国。“确山铁花队”也由当初的七八人,壮大到近40人,不少90后也加入了。
皮雕画,可谓刀刀现功力、锤锤显技艺。
你看这幅皮雕唐卡,活脱脱一个“软浮雕”,制作过程很不简单。先在手工鞣制皮革上拓好图案,再“刻画”,拿稳旋转刻刀,沿着图案线条精雕细琢,如笔走龙蛇。然后是“雕镂”,用印花工具反复摩擦和按压,接下来是镶嵌、缝制和叠加。
一钉、一铆、一刻……无数次地重复,才有了你看到的样子。完成一幅图案精致、色彩丰富的皮雕唐卡,怎么也得好几个月!
咱北方的草原上皮革多。在马鞍、皮靴等皮制品上雕上各种图案,美观又实用,很受牧民喜爱。但是,过去的皮雕画,因为选材不讲究,做工也粗糙,还有难闻的味道,喜爱的人越来越少。
我爷爷做了一辈子刻绘皮雕画的皮匠,最大的心愿是,“这门手艺不失传”。继承这门手艺后,我就一直琢磨着让它活起来。
选“纸”,我根据作品类别的不同,从厚度、纹理、熟皮程度几方面细细甄别;上色,我采用特殊工艺,让色彩更艳丽明快;定位,既做高大上的精品,也做小巧的工艺品;质量,不光材料要好,每一道工序都纯手工完成。
功夫不负有心人。曾经小众的皮艺终于“破圈”了,成为抢手货,供不应求!去年,蒙古族皮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还建立了皮艺历史研究基地,办了多场皮雕皮画展览。这不,听说还要成立蒙古族皮艺博物馆呢!
讲述人:湖北武汉非物质文化遗产叶画项目传承人 刘义桥
落叶,也能当作画布?
没错,片片落叶,蕴含着万物生长、四季交替的秘密。年轻时,我受《贝叶经》启发,尝试着叶画创作。每当黄叶凋零,便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想用艺术形式延续它的生命。至今,三十余载了。
叶画,就是借叶子的形状、色彩、纹理、筋脉、褶皱,依势作画,这是生命与绘画的结合。
为寻叶,我走南闯北,朋友都笑话我是“叶痴”。我最中意的,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叶,有羊蹄甲、绿萝、菩提叶……
一片树叶变成合适的“画布”,要经过防腐、防霉、防裂、冷热复托、拉皮拉筋等20多道工序,才能“滑如丝、柔如缎”。
潜心探索数十年,我独创出一整套叶画制作流程和技法。
荆楚大地人文蕴藉,从来不缺想象力、创造力和浪漫情怀。我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叶画创作。你看这幅《女娲补天》,我盯着这片绿萝叶看了几个月,都不敢动笔。你看到了吗?这个叶片脉络就像天地的分界线,小洞下面的纹理如同五个石头。用七分的“天意”作三分的画,让女娲手捧五彩石,立于天地之间。
特别开心的是,2015年义桥叶画被列入武汉市第5批非遗名录,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名片。近些年,叶画被“搬进”武汉市一些学校的课堂,孩子们喜欢得很,一个个直呼:“太不可思议了!”
“一帘水靠身,二帘水破心。”
啥意思?你看:我和搭档面对面,一个掌帘,一个抬帘,俩人必须完全同步,把捞纸帘垂直沉入水中,抬起出水面到45度角,然后再次浸入水中,抬起齐肩,再把成型的纸浆从竹帘上剥离。
有人说我俩像跳舞,那也是最单调的舞蹈。从1986年干捞纸工,这“舞”,我对着纸槽“跳”了35年,捞的宣纸有一千多万张。
一张宣纸从投料到成纸,要经历300多天、18个环节、100多道工序,技术难度最大的就是捞纸。宣纸的好坏、厚薄、纹理和丝络,全在这一“捞”上。
无论纸槽里的水如何“翻江倒海”,捞纸人的心必须纹丝不乱,因为不管纸浆浓度如何,只能捞两帘。每捞一次,入水的深浅和姿势都有细微变化,外人看不出,我们凭的全是经验。而且,纸张厚度要均匀,每刀纸(100张)的重量误差不能超过2克。
对捞纸工来说,纸张越薄越难、越大越难。1993年,公司接到订单,生产一种失传已久的“扎花”宣纸,成品重量只有正常品种的一半。那段时间,我和搭档整天守在车间,一遍遍试验捞纸的力度、角度,还参与到纸浆浓度的调配,了解“扎花”的的精髓、参透它的制作技巧。
后来,我们终于让“扎花”重现于世。啥样?薄如蝉翼,洁白如雪,那是我捞过的最薄的纸,真是漂亮!宣纸已有1500多年历史,为啥独特?就因为全是手工制作。这么独特的手艺,咱真该世世代代传下去。
逢年过节、嫁娶祝寿,都少不了剪窗花喜帖讨彩。
一把剪刀、一张纸,这手艺看起来简单,其实大有学问,讲究心手合一、眼到手到、万剪不断。就拿这幅《和谐一家亲》来说,20米的长卷里,有黄河水车、大漠孤烟、黄土窑洞、西部影城,六盘山……这些宁夏元素符号,我不用描样子,一把剪刀一气呵成。
硬功夫可不是一天练出来的。20年前,我迷上了剪人物肖像,为了琢磨透四大名著的人物形象,书就读了几十遍。我按神仙、凡人、妖怪分类,剪出《西游记》里112个形象突出的人物,还有《水浒传》一百零八将。几十年来,过手的人物肖像不下10万个。
一纸一故事。剪纸代代传承,不变的是材料和技法,变的是内容。老一辈儿手里,都是些花鸟鱼虫、福禄寿喜,“孔雀戏牡丹、老婆爱老汉”。到我这儿,剪纸紧跟时代变化有了新表达,这就是寓意。
你看这幅《红船精神指引航程》,每一种元素都有好寓意。都说共产党是咱老百姓的“孺子牛”,作品主体就是这头站在车轮上的牛。牛头上大大的“福”字、牛身上的年年有“鱼”、头顶的清正“莲”洁、肚子上的红船,这些元素合起来,讲的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幸福的故事。
女儿大学毕业后,和我一起传承剪纸事业。今年春节,她把剪纸与二维动画结合,拍出了剪纸动画片《中国年》,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做梦也没想到,因为一门手艺,我和奥运会连在了一起。
历时大半年,我们编织完成的万朵“奥运花”出现在北京冬奥会大舞台上。我们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做了1251个花束,累计花材16731支,全部手工编结而成。
冬奥颁奖花束共有七种花,每一种都有特殊的寓意,比如玫瑰象征友谊,月季象征坚韧,橄榄象征和平,残奥的花束多了一种波斯菊,象征坚强。花束的颜色也有讲究,都取材于冬奥会会徽的颜色,出现在冰天雪地里,让人感到特别温暖。
一支玫瑰花由10片花瓣组成,加上3片叶子和花茎,单是编结一支玫瑰花,就要耗费5小时。要完成一束颁奖花束,至少花费35个小时,所有花束编结完成,加起来要5万个小时。这个过程虽然很辛苦,但是想到各国运动员登上领奖台的那个时刻,手中握着的颁奖花束出自我们的手,心里又有说不出的激动。
编结是一门古老的手工技艺。100多年前,绒线工艺从西方传进来,和中国民间传统的结线艺术融为一体,形成海派绒线编结技艺。
我做海派绒线编结,至今已有20年了。2015年,“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成为上海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我成了非遗传承人。常说“情牵一线”,一旦和绒线结了缘,就停不下来。每一朵花,都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赞美。
前些年,孩子刚学会走路,小脚丫每天又湿又臭。老家的奶奶知道后,便纳了两双千层底布鞋寄过来。那鞋宽头厚底,前面镶一萌态可掬的老虎头,后面的小尾巴是个实用的提鞋带。小区里小朋友追着看,可羡慕了。
于是我萌生了向奶奶学艺,把传统虎头鞋做成现代商品的想法。
用传统手艺制作虎头鞋,多选用黄布,要经过选材料、绘样式、裁底样、抹袼褙、裹鞋边等12道工序。“针法”最有讲究:纳鞋底的针脚,要四针连在一起,针团必须有九行,两层底;鞋面虎头需用刺绣、拨花等多种针法,虎嘴、眉毛、鼻、眼等用线的颜色、粗细、针数都不一样。
手指头不知道被扎了多少个针眼,试验用的粗布也不知道费了多少米,我用了几个月时间,终于炼成了奶奶口中的合格“徒孙”。
我尝试着创业。为了让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虎头鞋原汁原味,把奶奶请进车间把关。为适应市场需求,坚持在传承中创新:譬如,为了方便儿童穿戴,采用魔术贴或伸缩设计;为了防止儿童摔倒,采用千层底+防滑贴的设计。除了虎头鞋,图案款式也不断翻新,有青蛙、鲤鱼、孔雀,还有孩子们喜欢的维尼熊、猪猪侠等卡通形象。加起来已经有一百多个款了。
在政策支持下,我们有了2000平方米的厂房,有了专业的设计师和品牌。一度受市场化、工业化冲击的老手艺,如今迎来了春天。
我对蜡染的兴趣,要从大学时期的一门选修课说起。老师用蜡刀蘸取高温融化后的蜂蜡,一勾、一画、一绕、一点间,优美的图案便跃然土布之上。毕业后,我来到贵州,向当地手艺人求艺。
蜡染,先要制作“蓝靛泥”。板蓝根被当地人拿来作为染制原料,纯天然,可食用,对环境、身体都无害。经浸泡、压实、打靛后,与白酒搅拌,发酵一周后便成“蓝靛泥”。有些老手艺人还会把染料放在嘴里尝一尝,判断发酵的程度。
然后是“染色”:将勾好图案后的布,均匀浸泡在染缸内,这个步骤要重复10到15次。
紧接着是“脱蜡”:将蜂蜡溶于沸水中,被蜡覆盖的部位,还原为白色。洗净晾晒之后,染品便成了。
以前的手艺人,爱画些鸟、鱼、花等老花样,虽然好看,却总让人觉得“土”了一些。我尝试将一些时尚元素、现代符号融入其中,制作出抱枕、帽子、围巾等现代用品,很受欢迎。通过电商平台,我把文创蜡染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
今年是建党百年,我和学生共同完成了蜡染作品《百年征程》,在上海市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瞧,“神舟飞船”的宇航员在靛蓝色的太空中遨游、烟花和奥运圣火一同在靛蓝色的夜空中点亮......评委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用非遗蜡染讲述党史,为你们点赞!”
我十几岁就被人叫“花王”了,不是说我长相有多靓,而是夸我的手艺好。
旧时广东地区称刺绣为“做花”。广绣色泽鲜丽,很是喜庆。但是,绣好也不容易。拿绣荔枝来说,红果绿叶,枝有姿态,叶有脉络,果有纹路,必须绣出精细有致来。精细了,作品才出神韵。
这是我前些年绣的《墨龙图》。为了绣制围绕龙身的云雾,需手工将一条丝线细分出好多条,细到可以在空气中飘起来。一大片云雾,就是这么一针一针绣出来的。我们3个人连着绣了半年。一穿针,一引线,都像在跟绣品对话,那感觉真妙!
钉、垫、拼、缀,这些技法不难学,但背后的奥妙,我悟了六十多年,都不敢说全弄明白了。
成名好几百年了的广绣,一直在跟着时代变化。比方说,历史上因为大量出口海外,广绣有了西洋油画的影子,讲究留白和光影变化,中西兼容,成就了它的与众不同。又比方,我们学习苏绣的乱针绣、双面绣技法,又让广绣融进了“平、齐、细、密、匀、顺、和、光”的优点。
人讲刺绣是“十指五甲”的苦功夫,我体会到的都是幸福。解放前,广绣技艺传男不传女。新社会让女性也有机会接受大师指点,17岁时,我已是技术最高的八级工。当年,国家讲“超英赶美”,我们黄埔刺绣社搞了个“超娥赶柳”,“柳”就是我呢。
如今,在政府支持下,我开了工作室,带徒弟,搞公益教学,做文创,每天忙个不停。这辈子最自豪的,就是手指没停下过,花针没放下过。
您瞧见的,真不是水墨画,而是我们一针一线穿出来的夏布绣。
夏布,是我们江西新余的“老宝贝”。《诗经》里说,“东门之池,可以沤麻。彼美淑姬,可与晤歌”,足见夏布历史悠久。新余是“中国夏布之乡”,人们很早就尝试在苎麻制的夏布上绣花了。
小时候,我在姑婆的耳濡目染下,爱上了手工。然而,“麻布绣花,底子太差”的古谚,也一直伴随着我。苎麻粗粝硬朗,织成的布纹理又深,绣起花样来不够美,更要命的是费手:记得第一次绣完一幅作品,我双手的中指全是针眼,鲜血直流!
但自己选的路,哪能放弃。那些年,我走遍乡野去寻找最好的野生苎麻,与农民一道改良织布工艺,在针法上钻研创新,在刺绣题材上求教专家……家人和朋友都说我着魔了。最终,我们将夏布绣的古朴典雅、返璞归真充分发挥,创出了与其他绣种完全不同的风格!
如今的夏布绣,远看,宛如宣纸上的中国山水画,近看,又呈现出麻布的自然肌理。60多年的手艺路,我申请了一百多个专利!
为了将这门古老又现代的技艺推广开来,我创建了夏布绣艺术研究所和夏布绣博物馆。我的徒弟们还玩起了跨界融合,用巧思和巧手开发出了首饰、箱包等1000多个夏布绣潮品,很受年轻人喜爱。
常言道“水墨丹青”,你可知道有“铁墨丹青”?
“以锤为笔,以铁为墨,化砧为纸,锻铁成画。”芜湖铁画就是这样的“铁墨丹青”。从十五岁那年被老爷子硬拽进铁画车间,这条路,我走了六十年。
一开始我满肚子委屈,可老爷子说:“我储炎庆的闺女,就得学铁画!”那时他是真着急,创自清代康熙年间的铁画工艺濒临失传,他是硕果仅存的芜湖铁画传人。
铁画艺人不仅要掌握锻、钻、焊、锉等基本工序,还要涉猎剪纸、木刻、雕塑、金银镶嵌等手艺。好的铁画作品远看墨色淋漓,近观锤痕斑斑,叩之叮咚有声,抚之铮铮骨立,富有力量的美感。
而这美的出处,全在一个“锻”字。“红锻”技法,是铁画的魂。乌黑发亮的“两淮”煤炭,被锤打成比蚕豆略大的小块,把炉火拱得旺旺的,再将铁件“栽”进去“红锻”。
“红锻”特别讲究火候:当煤堆升腾起大红色的火苗,铁件已经“和泥巴一样软”,此时“接火”(焊接)天衣无缝; “红锻”也考校“锤技”:匠人执锤的力道、落点,要与手钳翻转铁件的角度、速度精准配合。手起锤落之间,烧红的铁件变成了一根松针、一竿翠竹、一匹骏马……
芜湖铁画走到今天,离不开政府的扶持。我参与完成的作品《迎客松》《中华颂》,如今被陈列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呢。这些年,芜湖铁画在大学里有了产学研基地,还成了当地职业技校的新设专业,铁画有了“后来人”。
客家凉帽,是张氏客家人从福建长汀府祖传下来的老手艺。
甘坑的凉帽,顶上镂有圆孔,通风透气,特别适合南方湿热的气候;篾条上,涂着一层薄薄的特制青绿染料,不仅防霉防潮,还能穿插在“帽笪”中编出好看的图案,比如“满天星”“娥眉花”,还有“福禄满堂”“风调雨顺”等字样,既实用又漂亮。
做凉帽,总共有三十三道工序。砍竹、裁竹、破篾,这些粗活,主要由男子去干;女子呢,织帽箔、扫桐油、扎水藤……
从前,在我们甘坑凉帽村,除了种田、打鱼,家家户户都做这个。我初中毕业后,跟着老师傅学手艺,成了村里为数不多掌握全套技艺的人。
我还有个祖传绝活——用牙“撕蔑”:竹蔑要多薄就能撕出多薄,织出的“凉帽顶”,竹蔑均匀、轻巧,内外帽框的间隙超不过0.1公分!
过去,凉帽卖得俏,每月还能出口好几千顶。东南亚的华人华侨都喜欢买上一顶,挂在家中以解乡愁。后来,务农用凉帽的人少了,销路越来越窄……
“可不能让这门老手艺失传呀。”前些年,村干部动员我回来,还帮我成立了凉帽工作室。我收了两名学徒,开发出了适合小孩子佩戴的“小凉帽”。凉帽越小,工艺越难,因为弧度太小,竹的帽弓很容易折断,要想编出帽笪的图案可不容易!
不过,“小凉帽”推出后,受到小孩子们的追捧。去年,“小凉帽”还被拍成动画片在央视播出。
看来,老手艺只要瞄准了新需求,因市而变,天地宽着呢。
过去在囊谦,一件精美的黑陶能抵一头牦牛唻!
相传,黑陶烧制技艺由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已有上千年历史了。至今,在囊谦仍然保持着最原始的纯手工制作工艺,艺人们要经过长年日积月累的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窍门。
很多人好奇,原材料是红黏土,制成的胚体也还是红色的,怎么烧制出来后就成了黑色?这与独特的烧制工艺有关。将经过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纹多个环节制成的胚体,封入成品大陶罐中,用牛粪烧制十余天,确保温度达到1200℃以上,出来的成品“黑如碳、硬如瓷”。
囊谦黑陶薄处似蛋壳、厚处如拇指,盛酒煮奶泡茶都不会渗漏。这其中火候的把握、器型的变化,全靠艺人指尖的拿捏。
因为工艺复杂,之前整个玉树地区只有扎旺老人一人精通。我也是八次登门才拜师成功。
这些年间,师傅像“抖包袱”一般,陆续传授了30多个秘方。2008年,我做的“将军壶”、“国王壶”两件作品,在北京参展后,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自那以后,喜事是一件接着一件!先是囊谦黑陶烧制技艺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第二年,我又作为非遗传承人代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发了言。
如今,要来跟着学艺的人越来越多,光我手把手教的就有上百人。县里的黑陶加工厂发展到了10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