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陶寺考古揭示的中华早期文明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山西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5场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陶寺考古队领队高江涛,作题为《和而不同:陶寺考古揭示的中华早期文明》的主题演讲。
高江涛,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陶寺考古队领队。考古学博士。2014年赴日本橿原考古学研究所研修,201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访学。主要从事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先秦考古、文化遗产保护与规划。长期工作于田野考古发掘第一线,主持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著有《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的考古学研究》《淅川下王岗:2008-2010年考古发掘报告》等专著,曾获第六届胡绳青年学术奖,在《考古》《文物》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
显示
陶寺遗址
我们认为,判断一个社会是否进入文明时代的主要标准有3个:一是生产发展,人口增加,出现城市;二是社会分工和社会分化不断加剧,出现阶级;三是权力不断强化,出现王权和国家。陶寺文明是中华文明核心引领逐渐形成的发端。
陶寺城址的居住形式存在高下尊卑的等级制:最低下平民住窑洞,平民住半地穴式单间,下层贵族的住宅有满堂红基坑,是双开间浅地穴,王则在夯土台基上建立宫殿。另外,陶寺早期5座规格最高的大型墓的墓葬规模大、出土文物规格高,其墓主应是王者。
在陶寺遗址的大型墓葬中,鼍鼓、石磬、土鼓构成了固定组合,在入葬时间相差100多年的墓葬之中,其数量、组合和布设位置都是固定和统一的,形成固定的规制。墓葬中漆木器、厨刀、猪下颌骨的有意陈设摆放,反映了埋葬过程中庄重、严肃的助葬仪式。
联系方式:010-589264055892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