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光明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伦理学会共同主办,由光明网、中共洛阳市委宣传部、洛阳市文明办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三十场活动在洛阳举行。邀请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彭林,作题为《周公“制礼作乐”与当今的道德建设》的讲座。
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中国经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长年从事中国古代史与学术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兼任中国社科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华夏文化交流促进会专家委员会首席专家,全国政协“人民政协讲坛”特聘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仪礼》复原与当代日常礼仪重建”首席专家。
在清华主讲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与“中国古代礼仪文明”课,均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曾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北京市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北京市高等学校师德标兵,清华大学首届“十佳教师”,清华大学“良师益友”特别奖,清华大学“龚育之奖教金”等奖项。
周公尊礼把人民从鬼神的阴影下解放
周以前,人们信奉鬼神,把命运寄托在鬼神身上,经济上强大,精神上是一个侏儒。周公制礼作乐,号召人们从尊神转变为尊礼,赋予祭祀新的意义,把人民从鬼神的阴影下解放,这是何等的了不起。
中国历史上治理最好的时候,是刑法用的最少的时候
周代执政理念是民,是邦(国),民是国之本。因而,执政者对待百姓要像对于婴儿那样用心。要让德性被彰显,文化自觉被激发。中国历史上治理最好的时候,是刑法用的最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