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的历史与文化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广东省委宣传部、深圳市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0场活动,邀请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萧放,作题为《春节的历史与文化》的主题演讲。
萧放,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第八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副会长,第八届、第九届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兼节日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第三届全国基层政权与社会治理专委会委员,全国文化艺术资源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国家非遗专家库成员。主要研究岁时节日文化、传统礼仪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乡村社会治理等。主持多项国家与省部级重大与重点科研课题,出版著作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多次获政府与行业学术奖励。荣获2022年度中国非遗年度人物。
显示
深圳城市外访片
春节是回家的节日,家是春节的核心,召唤散在四方的家人回归故乡,享受团圆盛宴,并以围炉守岁、夜话家常与拜年祝福等方式,强固历史伦理与家庭人伦。对于“家”的追寻,是中国文化一直倡导与维护的价值所在,同样是人类共有价值的重要体现。在文化自信自强的今天,我们应该好好珍惜、建设我们的家。春节回家,就是我们稳固社会基础,建设和谐社会,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礼俗。
春运是现代社会特有的文化景观,充分体现了春节负载的巨大情感力量。我们需要春节这样的“驿站”,让物质生活停下来,慢下来,等一等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回归故里,回归家庭,在与亲友家人春节团圆、新年拜贺中获得情感滋养,筹划未来;在回望中,体味国与家的发展与进步,让家国情怀在春节文化中得到更深厚的培植。这样的节日氛围、节日情感,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春节起源于我们对丰收的庆祝与对新的平安生活的期待,一年又一年,我们在这样的感恩与期待中走过,安居乐业、和睦和谐和美是我们中国人的价值追求,春节通过各种节日礼俗营造祥和气氛,人们在辞年、团年、拜年的礼俗交往中,表达对祖先和天地自然的礼敬,对家人、乡邻、师友、同行的爱。实现了家、社区、社会的整合与团结,同时也促进海外华人的文化认同。温柔敦厚的春节,显示了中华文化与生俱来的和美特性。
联系方式:010-589264055892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