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对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的认识
由中宣部宣教局、光明日报社共同主办,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光明网承办的“核心价值观百场讲坛”第141场活动,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王昌林,作题为《深化对新质生产力核心要义、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的认识》的主题演讲。
王昌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党组成员,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导师。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到国家发改委工作,曾任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主要从事宏观经济和产业经济研究,在《求是》《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文章100余篇,著有《新发展格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我国重大技术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等多部著作,曾多次获得国家发改委优秀成果奖励。
显示
牢记嘱托 感恩奋进
新质生产力作为当代先进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关键。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是担负新的文化使命、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新质生产力是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物质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现代化,是指生产力大发展引发社会生产方式大进步和人类生活方式大变革,推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大转变的历史进程。迄今为止,人类史上已出现三次较大的现代化浪潮。在这几次浪潮当中,西欧、北美、日本等经济体抓住机遇,相继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实践证明,生产力的革命性发展是推动现代化的最根本、最深层的决定因素。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关键是推进生产力的现代化,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硬道理,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把握战略机遇,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优势,着力加强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着力推动体制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生态,大力推动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促进经济发展向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强大动力。
联系方式:010-5892640558926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