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目介绍
《梵天净土》多媒体交响音乐套曲由《诺日朗》《风马旗》《雅鲁藏布》三部不同样态的多媒体交响乐构成。三部交响乐作品作为一个立意明确、主题清晰的交响音乐套曲,不仅可以构建一台西藏系列的三部曲交响音乐会演出,强调其完整性、统一性和丰富多样性,其中的每一部作品亦可以作为独立的交响乐演出。

看更多剧目

多媒体遇上交响乐,跨界碰撞产生化学反应
9月19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多媒体交响乐套曲《梵天净土》“一改”专家修改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会上,音乐作曲、器乐演奏、电子音乐、多媒体、理论评论、文艺批评等领域的专家,在充分肯定《梵天净土》艺术成就的基础上,开诚布公、集思广益,围绕作品的形式、创新、亮点和不足等,进行充分交流、深入讨论。多媒体交响乐套曲《梵天净土》以雪域高原的天、地、人为表现主体,以藏文化为底蕴,旨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与博大精深。《梵天净土》由《诺日朗》《风马旗》《雅鲁藏布》三部不同样态的多媒体交响乐构成,汇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个大时代的技术积累,更大范围地开掘传统声乐、器乐、当代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的融合可能,并与视觉影像进行深度结合,以达到优势互补、融合创新。[详细]
  • 段 鹏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教授

    加持更专业的声光电技术
    《梵天净土》从整体来说恢弘大气,对传统交响乐进行了拓展。但在多媒体影像方面还有所欠缺,建议多和专家团队合作,应用更先进的声光电技术,让这个作品变得更加丰富,展示出更高水准。

    黄志鹏

    人民音乐出版社电子音像中心主任

    乐谱规范化有利于反复演出
    目前,我国的电子音乐的制谱与出版仍没有标准,希望《梵天净土》能够以此为契机,规范电子音乐的曲谱,制定制谱标准,使作品能以标准的乐谱形式传播,后世演奏者能够有谱可循,让传世之作真正能够流传下去。

    伦 兵

    《北京青年报》记者

    影像和音乐是一个结合体
    在影像与音乐的融合方面,两者的结合度不够紧密,影像没有很好地契合音乐的节奏,未能表现出音乐的内涵。影像和音乐应该是一个结合体,画面要跟着音乐走,这样才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李鹏云

    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计算机音乐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让演奏者从监听中解放出来
    在演奏《诺日朗》时,演员需要佩戴耳机,来监听电子音乐的声音,这必然带来诸多不利的因素。是否能通过某种技术,让电子音乐也能跟随指挥的调度,这样可以解放演奏员监听固定音响的精力。
  • 宝 玉

    亚洲爱乐乐团驻团作曲、罗马尼亚欧亚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艺术精品要有扎实的学术根基
    后现代主义时代很重要的一个特点是利用多种音色创作音乐。西方管弦乐队一直在扩大更新,增加乐器,增加声音源,到今天为止所有的声音都可以入乐,所有流派的东西可以复合到一起。因此,《梵天净土》是一部具有时代标识的作品。

    金 平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教授

    为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支持
    新媒体交响乐的概念不是噱头,而是有艺术创作的理念进行支撑的。《梵天净土》将交响乐、民乐、原生态、电子音乐相结合,碰撞出西方和中国不同的音乐、声音和乐器它们之间的交响性,从微观到宏观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王次恒

    中央民族乐团原副团长、一级演奏员

    艺术需要留白
    目前剧目整体篇幅偏长,重复的元素偏多,建议进行删减。艺术需要留白,要把空间留出来。过于在意细节会显得太满,反而适得其反。在色调层次方面,层次变化不够,没有高潮,容易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艾立群

    中国广播艺术团原副团长、一级作曲

    不能忽略电子音乐演奏者的存在
    张小夫的创作思维是跨界的,不仅有交响乐思维、电子乐思维,还有室内乐思维。他的多媒体交响乐创作实践,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填补了中央音乐学院甚至是国内的空白,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体系。
  • 石民勇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副学部长、教授

    数字技术带来全新的体验
    画面与音乐的结合对多媒体交响乐来说非常重要,从技术角度来讲,画面既可以是实拍,也可以是抽象的动画。我认为,可以利用全息技术做成虚拟乐团。全息技术可以让虚拟演员参与演奏表演,如让离世的指挥家共同演出,给观众带来全新的体验。

    付 龙

    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

    加强观众的沉浸感
    多媒体交响乐融入了影像元素,试验性很强。对于一般观众而言,影像起到引导作用,将观众带入到音乐的情境。如果我们的影像过于具象,比如演奏藏族音乐便展示大量藏族画面,反而限制了想象。

    高 艾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一级演奏员

    传统音乐与电子音乐融合的领军人物
    《梵天净土》令人热血沸腾,各种乐器轮番演奏,配合巧妙,展示了他对各种乐器游刃有余的掌握程度。建议在不影响音乐的前提下,对多媒体方面进行进一步加工。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声音符号和音乐符号,这些声音符号与音乐符号构成这个时代的音乐语言并形成一个时代的风格特征。《梵天净土》多媒体交响音乐套曲将汇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三个大时代积累的技术可能,更大范围的开掘传统声乐、器乐与当代电子音乐/计算机音乐,以及视觉影像的深度结合,优势互补,融合创新;在跨界碰撞的过程中构建新的音乐语言,形成新的音乐符号特征和新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梵天净土》以雪域高原的天、地、人为表现主体,以藏文化为底蕴,旨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多元一体与博大精深。

  《诺日朗》为多组混编打击乐、视觉影像与电子音乐而作的多媒体交响乐。雪域高原,梵天净土。“诺日朗”是藏族传说中的男神。作品家通过提炼“转经”和“轮回”这两个最具藏民族特征的生活表象和精神理念,将生活表象的小“圆”,如:转经轮、捻佛珠、转山、转湖等与宇宙万物转世轮回的大“圆”联通契合,将“转经”和“轮回”这两个概念转化、提炼为作品当中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电子音乐表达语汇,即循环式的音响动机(Loop),并在此基础上与整体音乐结构的螺旋式发展联通契合,形成统一、完整的音乐逻辑;与电子音乐相配合的是颇具原始和象征意义的铜质、皮质、木质、石质混编打击乐器组合,以及多种现代演奏技法的开发与运用,通过二者的交互与交响,产生强烈的艺术合力;在数字影像的烘托下,共同营造出神秘深邃的音乐语境和人神对话的“虚拟空间”。

  《风马旗》为女高音、室内乐团、视觉影像与电子音乐而作的多媒体交响乐。雪域高原,梵天净土。《风马旗》这部多媒体交响音乐作品由人声、器乐、电子音乐三大类声音组合而成,现场的女高音、管弦乐与多声道电子音乐之间构建出多样化、多层次的音响色彩组合与空间对话组合,象征着五色风马旗在风中的动静与变幻。

  《雅鲁藏布》为大型交响乐团、视觉影像与电子音乐而作的多媒体交响乐。《雅鲁藏布》的意象构成基于青藏高原“极度缺氧”的自然环境中,万物生命在雅鲁藏布的千万年的流淌中静谧而有力地生长的感觉,而富有穿透力的各类声音作为生命轮回与灵魂的象征,即穿越时空尔来又象无声中生长的万物在风中弥漫。

  • 指挥:张少

  • 指挥:陈琳

  • 女高音:吴碧霞

  • 打击乐:尹飞

  乐队指挥:张少、陈琳

  乐队演奏: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乐团

  女高音独唱:吴碧霞

  打击乐独奏:尹飞、张景丽、陈冰野、蒂埃瑞·米罗格里奥

  舞台美术设计:张小夫

  灯光设计:张小夫

  多声道音响设计:张巍

中央音乐学院
中央音乐学院是中国音乐专业领域的最高学府,同时也是我国艺术类唯一的国家重点大学和“211工程”建设学校。中央音乐学院校园内有8个大、中、小型专业演奏厅、歌剧音乐厅及学术报告厅,作为全国专业音乐表演艺术的中心,许多国际国内的重要学术活动和高水准的音乐演出均在学院举行,如北京现代音乐节、北京青年艺术节、世界民族音乐周等活动已经成为国际知名的学术交流和展演平台。
剧团详细介绍
  • 高清剧照

  • 高清剧照

  • 高清剧照